下面是我针对四年级(上)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辅导学生写作前,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中效果明显!
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每当孩子学校布置“单元作文”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帮孩子操心一把。有的在网络上找“范文”,有的在各类《优秀作文精选》里找,还有的会去看一些网络大咖的“录播课”。
这些信息源都有用,有的还相当优质,但我们的孩子看完后,很多也只是勉强完成作文,换个题目,又不会了。为什么呢?因为小朋友没有掌握写作的流程和方法,只会简单、生硬地进行文字拼凑,不知道“范文”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借鉴。
毕竟作文是要写自己的生活,而每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资源太多,不知如何甄选,就好比:你当下只想吃一个苹果,而别人送你一个种类齐全的“大果篮”,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挑出个苹果来吧,还不是你喜欢的“脆甜”味。
文章内容包罗万象,但文章结构,基础的就那么几个。
所以,要真正教会孩子学会写作,应该秉持“先简后繁”的原则,一定要帮助孩子在意识中形成“先结构,后内容”的思维定式。看到一个作文题目,“审完题、立好意”以后,不是马上动笔写,而是先给作文“搭架子”,写提纲。
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在白纸上,照着我的图再画一遍,加深记忆,然后根据图中的“关键词”,组织自己的语言。
多数学生很快能写出了一篇规范的作文。从“思维导图”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作文的每个部分所要包含的内容,对照检查起来很直观。
至于中间内容的描写,如何运用修辞等等,需要长期积累,咱们以后再说。
写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正确方法指导下,长期练习,才能慢慢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式;而借用″思维导图″,很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