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在小朋友的寒暑假作业中经常看到要求画一幅思维导图,或许是关于某个知识点,或者都读书笔记等!
很多家长朋友看在小学龄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如何画一幅思维导图,更不知道为啥要画,更有甚者,在一部分家长的眼中,思维导图和小报一样都是毫无用处的作业。
真的是这样吗?
今日为思维导图伸冤!每一个人,只要可以拿起画笔,或者年岁已高都不要紧你,人人都可以学习绘制思维导图,并在其中获得收获和成就!
为什么要学习绘制思维导图?
在这个脑科学盛行,不断普及的时代,相信大家对上图一点都不陌生,头脑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左右脑,左右脑分管不同的区域,同时全脑协作帮助我们处理所有需要的问题,事务,关系等!
提到最强大脑大家都会想到著名的发明家爱因斯坦,就是这么厉害的人物,他的大脑使用不超过9%~11%,也就是说,我们呢的头脑充满潜力,有待我们不断的去拓展它的使用!
人工智能的研发,ChatGPT都已经拥有了八岁孩子的智商,可写可算可思考,连美国司法考试都能通过,这就是在不断的告诉我们,请终身学习,不断地激发自我的逻辑,联想,创造力,否则你将被代替!
好在我们的头脑是非常棒的学生,它遵循的原则就是“用则进,退则非”,大脑是越用越灵活的,时常锻炼头脑,我们才能够更加聪慧!
所以请仔细的观察我大脑的神经元分布,小小的脑袋里是如何放下大大的智慧呢?像不像一个高级的思维导图,粗粗细细的神经元无限延展向脑区的四周。
头脑中的成千上万的神经元用这样的方式为我们的思考产生逻辑,联想,创造......
这就是思维导图存在的意义,将抽象的脑活动映射到纸上,跃然纸上的纸上描述,让孩子更加好的理解,并且形成良好的思考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从小学习思维导图,更容易成为学霸的秘密!
不是画的多漂亮才重要,也没有固定的模板,绘制思维导图是一次思维发散的过程,所以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大胆的去绘画,去创作就好!
真正的思维导图是一张张图片在我们的头脑中,称之为:“脑思维图”,就像眼前无一物,心中却有沟壑,深居简出,依旧洞察宇宙万千的高人一般。
怎么画思维导图
小到记录作业,大到火箭发射,事无巨细,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一张张思维导图的帮助,日常情况下,通常在以下四方面使用:头脑风暴,制定计划,分析问题和读书笔记。
目前来看,学校里用的最多的就是读书笔记,同时可以延伸到课堂笔记,某个知识点的体系等等。
那么到底如何绘制呢?对于初次接触的小伙伴推荐以下四步法:
1. 从中心主题开始
问一问这张思维导图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2.梳理框架关键词
对应分支主题,一层层的讯号关键词,比如读书笔记,框架可以是书籍目录,也可以是自己想要获取的关键概念。
3.提炼每个分支主题关键词
这里重点考研我们对内容的概括能力,越简练越好,比如制定计划,分支主题可以是执行计划的关键步骤:第一,第二......
4.标注分支主题间的逻辑关系
让导图变得更有条理,联想理解和记忆,也同时锻炼知识迁移的能力。
大家一定参考方法去尝试,都一百遍方法不如去做一次,在座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会真的成长和进步。
小学生必备八种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小学生朋友们的日常使用,在这里特别准备了八种简易思维导图,希望可以帮助小朋友们培养好兴趣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的使用。
- 圆圈图:发散思维
- 气泡图: 描述思维
- 双气泡图: 对比思维
- 流程图:顺序思维
- 括号图:整分思维
- 树形图:分类思维
- 桥型图:类比思维
- 复流图:逻辑思维
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每一种图的最实用的场景,案例,以及使用方法,大家从模仿开始,直到流畅的自我创造无限延伸!
大家可以将图片分享给身边的孩子,共同学习,既是获得新知的路径,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这八种思维导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关键是操作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比如一起去超市买个菜,我们可以画一个流程图,写一遍作文可以用括号图列一个提纲等等。思维导图的发明者是谁呢?
思维导图不是一张只要做的好看的小海报,它是在绘制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孩子的全局观,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类比等能力的最简单最实用的工具,邀请大家一起来想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呢?
思维导图的发明者是谁呢?
东尼.博赞 Tony Buzan
英国教育家,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
人的思维不是线性的,不是表格的,而是放射性的。
为了充分发挥创造力,从目标开始,逐级分散,相互独立,
全面包含地发挥你的想法,最有可能展现原汁原味的创意。
——东尼.博赞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秀一,愿每一段文字都可以带给你无限的希望和温暖,万物可爱,生活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