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解决了我的5大学习困惑:

1、读书到底要不要一边记笔记一边看?感觉笔记做了很多,颜色也很好看,可好像什么都没记住?

2、书看完了,可过段时间就忘了,还有看的必要吗?如何能记住呢?

3、有人学习成绩好,看起来很轻松,真的是他比别人聪明吗?智商比别人高吗?成绩不好,就没有出路了吗?

4、为什么都在呼吁“终身学习”?为了活着就已经很辛苦了,哪有时间看书学习?学习了,好像也没啥用?

5、孩子学习只会死记硬背,就没有什么好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吗?

接下来,借用书中的观点和我自己的思考,来对以上问题做粗略的解答。


边读书边记笔记,反复读

答案:错误。

很多人喜欢这样做:

-边看书边划线,或手抄笔记

-觉得一遍没看懂,反复阅读

-看后面忘记前面,不断往前翻

-笔记,导图做了一堆,一问,什么都没记住。。。

这些行为,只是让你看起来很勤奋,对记忆一点帮助都没有。

相反,你还会被不断地打断看书的思路,无法形成记忆链条,最终导致什么都没记住。

读书一定是个连贯的思考过程。

过程中肯定会让你有困惑,或者让你联想起某些知识点,但请你快速地将这些知识点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然后继续你的阅读,等全本看完,再来思考和查找资料进行完善。


看书易忘,如何记住?

答案:重读!

首先明确一点:不管是看书还是学习,只要是涉及到“记忆”,就没有什么是“能记一辈子的记忆”。

遗忘是必然的,除了定期重读,复习,别无二法!

如果因为惧怕或厌恶遗忘,就不读书,就太划不来了。


成绩好还是智商高?

答案:不是。

在网上随便查查,就会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其实相差无几。

该书将人的智商分为三种类型:

1、分析型

学习能力强,考试分数较高,表现为成绩好,不太费力。

2、创新型

学习成绩一般,但很有创造力,就像达芬奇。

3、实践型

成绩一般或较差,但在生活中,能快速处理家中的各种突发状况,灵活应变。

不要总拿孩子的成绩说事,每个孩子的类型不一样,优缺点也不一样,帮助孩子不断挖掘自身的长板,才更能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终身学习有必要吗?

答案:有!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学习是不被淘汰的必修课!

社会进步太快,现在11,2岁孩子口中说的很多词语,不上网查查,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更别说,各种新型的信息,赚钱技术,科技知识了。

如果你依旧抱着“觉得自己很优秀,我活得很好,没必要学习”的想法,就算你不被社会淘汰,也会被亲朋好友嫌弃,因为你跟不上别人的步伐,没有共同语言。


孩子学习是否要高效的方法?

答案:有!

书中说了2点:

1、不要死记硬背,重复阅读,试着去理解,和旧的知识点做一个联系上的思考,一次记不住太多也不要紧,不要强求。

2、定期复习,自我检核或考试,中间不要一直重复,可以穿插不同的科目和类型来进行。

例如两次语文复习之间穿插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

同时,也呼吁所有的老师和家长,多教孩子学习方法和记忆的过程,而不是只要求分数和速度。


除此之外,该书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要点:

知识为什么会遗忘?

后天刻意练习有必要吗?

良性干扰对学习有利

如何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给学习者的5点建议。。。

内容非常多,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自行阅读哦。


这本书因为是11位心理学家所著,内容难免有些晦涩,但有了思维导图,应该也就不难理解了。

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学习困难者,尤其适合读这本书,相信你读完后,一定会很有收获的!

我是@橘小笨,一个喜欢柑橘,喜欢读书,爱分享身边小事感悟和书籍思维导图的的小女子,如果你也有一样爱好,或者我的文字让你有一丝好感,期待你的关注哦,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