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随着“寒假古诗21天打卡营”即将结营!随着英妈在社群内的几次分享......,紧接着陆陆续续收到来自群内几位伙伴的主动邀请,希望日后有关于思维导图的课程分享,英妈也能同步在她们自己组建的社群里。

在这里,英妈非常感谢伙伴们的信任与鼓励!信任是一种鼓励,鼓励我勇敢前进,鼓励我克服困难,鼓励我持续不间断地写作,从而有效地输出自己每日所学。您们这次的肯定赋予了我足足的动力,也因此,新的一篇文章又出炉啦!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期的“寒假古诗21天打卡营”学习实况,整个过程英妈都在群内默默关注着每一位认真打卡的伙伴,亲眼见证了家长们和小朋友们这积极主动学习打卡的精神,英妈很受鼓舞。另外,几位专业老师选择牺牲自己寒假的休息时间,用心地带领着大家进行了古诗拓展:有思维导图、有国画、有乐高等等,也是令英妈满满感动。

好,那接下来正式开启今日的分享“四步曲,学一首必背古诗,画一张思维导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主要内容为:

一、如何用思维导图巧记古诗词的具体步骤

二、实例解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如何用思维导图巧记古诗词的具体步骤

在开始之前,先为伙伴们稍于普及一下,如何用思维导图巧记古诗词的四大步骤:(具体的详见如下视频)

视频加载中...

△视频当中总结得出的四大步骤,也是英妈这几年来通过向多位思维导图界专业人士,以及几期线下青少年思维导图培训教学经验而得出的,用心分享希望对伙伴们学习思维导图有所帮助。

二、实例解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在开始学习之前,先带领着伙伴们来对古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和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为“南宋四大诗人”。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幽默情趣。

【创作背景】林子方是杨万里的知己好友,与诗人志同道合。写这首诗的时候,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知州。林子方很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却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任,写下此诗,赞颂西湖的美景,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深情眷恋。

好!那在对古诗的作者,还有它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接下来英妈再带着伙伴们按照视频当中所提到的四大步骤一步一步来学习具体要如何操作。

步骤一:通读全文 [明确主题 定中心图]

第一遍 标生字/词/积累好词/画出好句

第二遍 根据注释,了解古诗词大意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最美丽,秀丽的风光与其他时节确实不同。莲叶像与天相接无穷的碧绿,在阳光照射下,荷花分外鲜红。

第三遍 在对古诗原文和大意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继续赏析古诗并了解其写作技巧。

【赏析】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写了杭州西湖六月的美丽景色。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点时了地点和时间;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在三遍读之后,可以很好地确定中心主题:即绘制中心图案。

【中心图案构思】晓出:是指太阳刚刚升起。

因此,中心图绘制了一个刚刚升起的太阳、西湖那广阔的荷塘、净慈寺和两个人(分别指林子方和杨万里)。

步骤二:划关键词 梳理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定主干分支]

通过步骤一通读全文和划完关键词后,便可确定好主干。这里为了方便幼童学习,本次英妈直接用数字编号来定主干。

[定分支环节]

一个一个依序完成主干后面的细节内容。第一主干后面是毕竟、西湖和六月中等信息内容。

如下图已完成各分支的信息内容;

步骤三:加工成思维导图环节;在特别重要或自己容易忘记的地方,加上跟内容相关产生联想的图像或关联线条。

第一主干:毕竟/西湖/六月中(诗中点时了地点和时间,为了方便日后复习,所以也给做了备注)

第二主干:风光/不与/四时同(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第三主干:接天/莲叶/无穷碧(范围广/程度深)

第四主干:映日/荷花/别样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不一样。)

步骤四:参考回忆复述的三个方法,一起来背一下这首古诗吧!(忘记回忆复述三个方法的伙伴们可以再去看一下刚发的小视频哦)。

如何借用高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来解读古诗词?想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所呈现的思维导图也将各有千秋。

这里呢!英妈也将再分享一个版本的思维导图样式供伙伴们参考(版本二)

此版本的思维导图英妈依然选用在参加儿童阅读指导师培训学习到的“三个问题”的思考框架来进行解读:

第一主干:为什么写?(即写作目的/中心思想)

第二主干:写了什么?(即古诗内容)

第三主干:如何写?(即写作手法/技巧)

好啦!那英妈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感恩伙伴们的聆听与陪伴!谢谢大家!下期将为伙伴们分享如何用思维导图巧记古诗《鹿柴》,敬请期待!

【部分小朋友们的作品展】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