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三下“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曲清源《有趣的端午节》(5)

寒食节标题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




创意作文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要求选取一个传统节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是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依托本单元的“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回忆多彩纷呈的节日,写出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的悠久习俗和独特魅力。







作文展示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意作文展示】思维导图画作文我眼中的端午节(五)

分享给第一个想到的人


【创意作文展示】思维导图画作文我眼中的端午节(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赛龙舟



端年节

虹桥小学校三年级 曲清源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苷,鬓发日已改。”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既叫端午节又叫龙舟节、五月节和浴兰节。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让我来告诉吧。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叫屈原,他很爱戴百姓为官清廉,但却遭到贵族的嫉妒。他被排挤流放,后来他听说楚国被灭,心如刀割,就抱了一块石头,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把粽子、鸡蛋扔下江,喂饱鱼虾,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端年节这天,妈妈一大早把雪白的江米泡上,然后去市场买了粽叶和马莲,买完后,我奇怪地看着粽叶和马莲,问姥姥:“它们为什么枯黄色的呀?而我们平时吃的棕叶和马莲为什么是翠绿翠绿的呢?"姥姥告诉我:“它们都需要在热水里,泡一泡就会变绿了,我赶紧把粽叶和马莲放进水里几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了,它们果然都变绿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泡好的米,马莲放进一大盆里,然后问姥姥:可以了吗?"姥姥微笑着点点头,她坐在小板凳上教我和弟弟如何包粽子,姥姥耐心地指导我们:首先将粽子卷成一个圆锥形放入江米,再放入爸爸提前腌制好的五花肉,再盖一层江米。然后将粽叶的另一端紧紧地卷起来,用大拇指压住,最后用马莲将粽子捆结实。松散的米团像被姥姥施加了魔法一样,瞬间变成了一个个衣冠整齐的三角形“士兵”。

我一边看着姥姥的动作一边认真地听着 ,“真简单。"我觉得自己学会了, 就自信地拿起粽叶包上江米,“可是它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如何捆住粽子,怎么一包就露米?"姥姥告诉我包粽子就像学习一样,要耐心点,还要把马莲草紧紧地多缠绕几圈,再打一个活结,最后轻轻一拽其中一端就好了。我反复尝试,终于学会了。

我嘴里吃着自己包的咸肉粽,心里却是甜滋滋的。短短的节日飞逝而过,这包粽子的经历,会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精彩链接,点击浏览:

【创意作文展示】思维导图"画“作文我眼中的端午节(一)

【创意作文展示】思维导图“画”作文我眼中的端午节(二)


图文:学生绘制

排版:汤老师









清明简介







图文:学生绘制

排版:汤老师




精彩回顾,点击浏览:

【苗立滨作文展】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1)

【 统编三下“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开靖雯的《清明节的思念》(2)

【 统编三下“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胡炎析的《清明节做青团》(3)

【 统编三下“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单元习作展】谭龙旭的《难忘的端午节》(4)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