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一个礼拜多的阅读做笔记,并实践《快速阅读术》,产生三个读快的感悟,这边分享交流下。
要能快,也能慢
通常在快读情况下的前提是已经积累并吸收了很多同类型的知识,要是从各信息平台获取到的新知识,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逐渐深入。
齐老师在课程中也讲到,对于《论语》,《道德经》这些经典书需要细品,对于小说,个人成长等畅销书是可以速读,并且通读一本书下来往往邂逅的是那最重要的1%,或许就是一句话,要发现它就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毕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各有不同,对每本书的关注点也各有不同。
总之,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同时看书时可以想象下刷手机看群消息的场景,通常是一块一块看书,可以参照它,约以一目4~5行看,抓关键词看,这样很快就能看完一页。
看完一本书后就不要真的完了,写下对这本书的总结或感受,或者边读边记重点笔记也行,这时就提到做笔记了。
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方式
笔记有多种,在书评影评文友群中看到很多种,有手抄读书笔记,电子阅读记笔记,也有手抄思维导图等等。在《认知觉醒》中有个学习金字塔中提到,通常画思维导图比单纯地记读书笔记和写读感要多10%的吸收率。
之前我尝试过用A4纸画思维导图,写过几页就没有后续了,确实很费时间,但对一本书的吸收有着莫大的好处。后面还是觉得写书读书感悟比较适合我,由此就一直写下去了。
当然对于没有什么时间读书的人来说,电子阅读倒是不错,有两个设备更好,一个用来读,一个用来记触动笔记,并且省了不少买书的钱,若是按照一年读50本纸质书来算,一本20元不等,也要近一千,要是习惯于电子阅读,还是看电子书好点。
既然谈到购书,那如何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呢?
为了消遣娱乐还是为了解决问题
如果是为了娱乐,自由漫读,寻找一处内心的安放地治愈心灵书,通常把它放在休息日来看,找一处静谧的地方,比如图书馆、咖啡厅,感受文字间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想象它,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如果是为了解决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好奇心了,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讲到,好奇心就是记忆,按照自己的思绪去书中寻找一个又一个的答案,可能是书中一个案例,一句话或是一个观点,这就给了自己一个行动的方向去寻找答案,这跟百度搜索最终答案原理差不多。
对于很多工具干货类书籍,通常我是平时遇到什么问题直接看目录,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就拿来用,用就是最好的学,可能一本书有一个点,也或者有好几个点有用上,总之,关键在于对这本书的关注时间程度。
总的来说,要正确地快速阅读,主要是打破以前逐字逐句看书的旧有习惯,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做笔记方式,抱有沉浸其中的心去阅读,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输入,为了读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