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沟通框架法

日常沟通中,没有逻辑框架的表达差别,是很明显的。

比如你通知同事开会:

无逻辑者:

下午3点开会,记得提前10分钟过来开空调到25",在桌子上摆上景田,总监爱喝,他下午要来总结月度目标,顺便帮我通知下其他人哦,在110会议室~

同事一听,what?啥玩意,最后同事忘记通知其他人,晚到了半个小时,你也喝不上景田,被总监请去喝茶了...

有逻辑者:

今天下午3点,总监要来110会议室开月会,辛苦你通知下其他人;

再麻烦提前10分钟过来开好25°的空调,摆上总监爱喝的景田,这个月业绩那么差,让总监多喝水消消气哈哈~

先说总体事项,再说细节,最后搭.上同事个人收益,这个逻辑框架的通知就很到位啦~

有点意思对不对,下面黛西分享3个框架模型,让你面试/工作/日常感情沟通/阅读总结,都毫无压力,以防干货丢失,记得双击点个赞保存一-下,方便下次寻找哦~

1、工作沟通: STAR模型

这个模型能帮你轻松hold住面试、工作汇报。

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如何有逻辑地向领导或面试官,展示自己的优势,以及工作的成果。

明明打好了满肚子的腹稿,-出口就变成了:“额...阿巴啊巴阿....... ."

掌握好STAR模型的工作沟通方法,让你一-开口就惊艳众人!

●S--情境(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发生的?

●T--目标(target) , 你是如何明确自己的任务?

●A--行动(action),根据目标采取什么行动?. R--结果(result), 最后结果如何,个人有什么收获? .

不需太哕嗦,每个点说1-2句即可。

很多争吵都是因为情绪表达不到位,加剧了矛盾火力,越吵越凶。

2、情感沟通: FOSSA模型

很多争吵都是因为情绪表达不到位,加剧了矛盾火力,越吵越凶。

举个例子:

男朋友老是加班,居然忘记今天是你生日!晚上11点洗个澡就上床睡成猪了,口头祝福都没有?于是你实在忍不了开始发火:

天天这么忙,你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干脆你和工作过日子算了,还和我谈对象干嘛,分手!

受了一天工作气的男生本来就累,听到这句话更加恼火,大概率两人就不欢而散了。

沟通出了问题,本质上是因为情绪上有BUG。同样的事情,用FOSSA沟通框架来表达,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逻辑沟通不是直男式安慰,也不是只无情讲理,而是帮你远离气头.上的情绪伤害,更理智地表达内心感受,成为沟通高手。

不信重来一遍:

叫醒睡着的男朋友,你开始说:

你可以先不睡吗,我今天很难过,想和你聊一聊,不然会更生气的。

(Feeling、Objective, 表达个人感受和沟通目标)

我知道你最近在忙大项目,加班- -个月了很辛苦,可是今天是我的生日....

(Situation,描述现状)

你知道我很注重仪式感的,可你忘记了...是不是要补偿我嘛.....

(Solution、Action解决方法、行动)

于是愧疚的男朋友,立刻给你下单念叨两个月的香奈儿包、再附送几只TF口红、YSL粉底,还承诺下周带你去云南旅游。

你瞧,换种表达方式,避免了争吵,还获得双倍快乐,妙哉啊~这个沟通框架一定要用起来

二、思维清单法

这是逆转你思考方式的方法,对生活工作都特别有帮助。

逻辑性强的人,善于解构任务,化繁为简,剔除无用信息,能用更短的时间解决更多的事情。

这就是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处和目的--替自己和别人省出更多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

之前公司报告,我很认真写了30-50来张ppt,认真到自己都想哭!

结果当天被领导点名批评:废话连篇,乱七八糟,抓不住重...后来躲在厕所爆哭.... ..

后来啃了很多人都强烈推荐的《金字塔原.

理》,自己还读了些比较优质的思维书籍,最后参考了一个思考顺序清单,通过大量练习,逻辑终于争气了!之后每次总结都得到领导的点名大拇指表扬,美滋滋~这个思维清单中和了「演绎推理法9」 和「归纳整理法」,能让你从时间、空间、事情重要程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你遇到的每个难题,只要按照以下清单顺序考虑,都能迎刃而解,效果真不是吹的,谁用谁知道!

●第一步:结论先行●第二步:分析情况●第三步:解决方法●第四步:时间规划.●第五步:开始行动

举个应用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你是新媒体公司的实习生,现在要进行转正答辩,怎么有逻辑地表达自己3个月的工作成果?

第一步:结论先行

先把3个月的工作成果展示出来,让领导看到完成值。

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不管报告还是沟通,先说结论能节省所有人的时间,如果别人感兴趣,会继续问细节的哦~

第二步:分析情况

列出影响数据的原因、工作亮点与不足、工作收获....

这部分要遵循总分总原则,由上到下层层递进,带着“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善”的思维,去剖析出每个问题。比如:

●1)问题的背景、缘由是什么? (时间顺序、理清来龙去脉)

●2)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次要原因是什么?(时间、空间顺序)

●3)有什么可利用资源,谁能帮助你? (归纳法)

●4)网上搜集的资料,哪些能用? (归纳、筛选法)

●5)自己能想到什么补救方法?

第三步:确定方法

针对所有问题,用归纳法整理出”时间、空间”所有解决的方法、再用演绎法°写出,每个能具体实施的方案。

比如:家离公司太远,通勤时间过长,学习时间过少。

时间上: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或在上班途中学习、增大工作密度

空间上:搬家,缩短空间距离

第四步:时间规划

这一步,要根据自己的解决方法,和事情的重要程度,列成- -个工作规划表。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之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让自己能够跟着计划走,每天都过得井井有条~

第五步:开始行动

如果不行动,. 上面所有的逻辑推理都是在纸上谈兵,只会让我们的思维认知停留在原地,毫无长进,所以,行动才是关键啊!

三、持续积累法

接下来这句话,可能会让你恍然大悟!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逻辑不好,而是我们的知识存量是有限!了 解的事情太少,导致逻辑联系不起来。

-个没见过「莢」字的人, 是不会联系上「引」的同音读法的。(读[yin])

没见过「夾」的人,也不会想到是「溺」的同音字9。

想升级自己的逻辑思维,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接下来黛西就分享3种提升思维的认知渠道,就算只坚持10天半个月,也有很大的成效!

1.尝试演讲,形成应激反应

能够参加演讲、辩论类的人,逻辑思维都会比一般人好很多, 所以模仿优秀的人,也是很好的提升方法。

前期不会讲,就多去看TED、 - -席、我是演说家9、超级演说家、主持人大赛等优质演讲;

并拆解选手的演讲稿、分析演讲逻辑和演讲节奏,再用笨蛋模仿法: -遍遍模仿,直到能脱稿100%无误复述出来,就能吸收到别人的方法啦。

后期有能力后,积极参加一-切公众性活动,只有行动才能发现问题、看到不足,通过及时复盘规避错误,要知道,犯错永远是最快的成功方法。

小tips:在演讲、阅读中,信息太过密集,我们一时间吸收不过来。这时可用图表信息法,将零散的信息点,组成系统化的块状信息,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让思维可视化,逐步锻炼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这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适用于上课、写文、拆解书籍/演讲、工作报告等- -切信息处理,长期坚持下来,你就拥有最强大脑,遇事不慌,面对一-切新挑战、繁琐工作,都能迅速上手~

同时,生活中也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里分享2个小细节:

1) 线上工作沟通时,需回复较长信息,可以刻意练习这个回复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一、第二、第三....

2)与 人沟通时,也同样刻意练习:我有三个方面要说,12.....

咳咳,这里我也有三句话要说,大家注意啦!

第一,能坚持看到这里的同学好优秀!文章快结束了,再坚持坚持哦~

第二,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个赞保存下来,方便以后查看哦~

第三,答应我,看完去输出个思维导图大纲,这是你提高逻辑思维第一步~

2.看思辨类节目,代入正确角色

这里推荐看《奇葩说》和《奇葩大会》,虽然节目逐渐走向娱乐综艺化,但每个人选手的逻辑思维都是值得学习的。

老选手姜思达,在参加《奇葩说》时,也说自己参加每一期节目前,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消化十几二十本书,为当期的议题做准备。

你瞧,他们也是通过长期训练、写好逻辑严谨的辩论稿,才有.上演神仙打架的场面。

这时有人要问了:我也没少看节目啊,作为6季老粉了,我还是没长进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自动代入了观众角色啊,本来正方立场,结果反方一发言,你就觉得:啊好对好对,我怎么没想到!这时正方又把你拽回来:是啊是啊,就是这样!老铁懂我!

-直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是你在现场,估计投票键都会被你摁烂了。

怎么破?

代入选手角色,选正方,就坚定做正方,选反方,就坚定做反方。

对方一发言,不是想着对对对,而是:不对,他有漏洞,忽略了客观角度,巴拉巴拉。队友发言,也不急着赞同,同样分析他的逻辑表达方式。

吃透这边的论证后,再换个立场训练,你会发现一-期节目你得看3456遍,你才能彻底了解辩题的所有角度,客观地表达最正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