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思维导图、品格塑造、性格养成

本文简介:

如何在日常的亲子共读中提高家长的伴读能力和孩子的阅读能力?快跟着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来一场《小蛇散步》之旅吧!


正文:

绘本小蛇散步》诙谐幽默,作者笔下的小蛇开朗自信,助人为乐,它竭尽全力帮助所有遇到困难的动物们。通过这本绘本,能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和学会感恩的品质,而且还鼓励孩子挖掘自身潜能。那在伴读时,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构建系统化的故事思维呢?下面就跟着本期的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执行清单,开启一场《小蛇散步》之旅吧!

1、圆圈图:封面观察预测

圆圈图主要用于发散思维和联想,也就是头脑风暴。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封面,预测故事,把孩子天马行空所得罗列在圆圈图上。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发散思维:

比如,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小蛇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它要去哪里散步?小蛇散步途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比如,从封面中,我们发现一片橙红色的大地,里面遍布着星星点点的石子,天空中漂浮着蓝色的月牙,像极了雨后散布空中的雨滴。有一只长满色斑的小蛇正忽悠悠地爬着,还发出“嘶嘶嘶”的声音,轻盈而欢快,它好像正在沙滩上散步啊!

我们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封面、封底、扉页和前后环衬等内容,收集故事信息,然后预测故事情节。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孩子整理思维,还能激发孩子继续翻页的冲动和好奇心。

2、圆圈图:读中构建图像

在阅读时,我们通过调动孩子的感官、经历、记忆和情感等,帮助孩子在脑海里形成与之对应的画面,并通过圆圈图记录下来,即读中构建图像的过程。

以小蛇看到“路中间出现了一个大水坑”画面为例:

首先,我们可以先分享自己的所闻所思,将自己脑海里的电影画面尽可能地分享给孩子看,示范自己的思维过程,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思考方法和表达技巧。

比如我们通过模仿小蛇的表情动作让孩子感受小蛇看到水坑时的惊讶状态;也可以回忆往事、翻看以前的照片,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个水坑,妈妈想起小时候外公家的池塘,里面养了很多鱼,还浸泡着很多盖房子的木桩,妈妈和伙伴们经常拿着鱼罩去里面抓鱼,每次都能抓到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鱼儿,可好玩了!”

小时候捕鱼的鱼罩和场景

(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次,邀请孩子分享他的感受,描述他脑海里的画面。

我们可以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呢?或问一些具体的问题,你猜这个水坑里会有什么?小蛇发现水坑时是什么反应?你能学下小蛇的表情吗?引导孩子去模仿学习。我们也可以端来一盆水,模仿水坑,试问孩子,如果你是小蛇,你要怎么渡过这个水坑呢?

3、流程图:小蛇的神态变化

流程图可以帮助孩子筛选重要信息,理清事件的发展顺序和内在逻辑关系,确定故事主线。

故事开始,小蛇悠然自得在雨后散步,忽然它发现一个水坑,并表现得异常吃惊;等它准备好过坑方案时,又表现得很自信得意;当蚂蚁等小动物从它背上“一个接一个”地踩过去时,它眼睛笑眯眯的,表现得很轻松自在;当小狗从它背上“哒哒哒”踩过时,它忽然眼睛睁圆,变得惊恐起来......最后小蛇终于解脱,越过水坑,喝光水坑的水,喷着水花,摇摇摆摆散步去了,表现出了小蛇助人为乐后开心自豪的状态。

借助流程图我们梳理了这个故事的主线,让孩子清晰地了解到小蛇帮助动物们过水坑的顺序,以及小蛇的神态变化。让孩子了解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并鼓励孩子要勇于挖掘自身的潜能。

4、气泡图:小蛇身体和性格分析

气泡图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和描述事物的具体特征。

(小蛇的身体特征)

先观察小蛇的身体特征。我们发现这只小蛇身体是橙红色的,还长着色斑,眼睛圆溜溜的,身体一扭一扭的,是不是很可爱呢?

(小蛇的性格特征)

分析小蛇过水坑的过程。我们从小蛇偶遇水坑时的一笑置之,可以看出它热情开朗的性格;从小蛇竭尽全力帮助动物过水坑,可以看出它助人为乐的品质;从小蛇忍受着巨大的身体压力也丝毫不埋怨,可以看出它坚强执着的心;从小蛇最后自己过水坑时的自我激励,勇敢突破障碍,可以看出它的乐观自信。

通过引导孩子细致地观察小蛇的形象,描述小蛇的身体特征,并有根据地分析了小蛇的性格特点。这个过程,我们培养了孩子描述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尊重客观事实、拥有独立观点的批判性思维。

5、桥型图:猜猜我是谁?

桥型图主要用于类比思维,能够帮助孩子寻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这些动物的亮相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动物的体型从小到大,数量上有一定的递进变化,动物出场时有一些局部特征暗示等。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观察绘本中出现的动物的身体特征和数量。数数有几个动物,观察不同动物的身体特征,并根据动物的局部特征猜出动物的名字,这样能陪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提升孩子对动物的认知。

在家里我们还可以和孩子玩拼图游戏,把不同图案的卡片剪裁几个部分,贴在磁力片上,先观察图案特征,然后把磁力片顺序打乱,让孩子把完整的图案拼凑出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

6:圆圈图:小蛇散步故事续写

故事最后,我们继续引导孩子用圆圈图,发挥想象力去延伸故事主题或续写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让孩子畅所欲言,尽情遨游在自己的故事王国里吧!

总结:

通过Thinking Maps,我们与孩子开启了一场精彩的小蛇散步之旅,在思维可视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不仅帮助孩子提高了故事的理解能力,培养了阅读兴趣,还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等多项能力。而作为家长,是不是也在伴读的道路上,愈发感觉轻松和游刃有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