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家庭中的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每次考试完后,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没有进步或者还退步了,这是为什么呢?

前两天有一位初三的学生,刚参加完一次月考。考完之后他跟我留言,说自己特别的伤心难过,因为他整个九月份都很用功,很努力地去学习,但考试的结果让他很失望。他说:“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学习,考的分数还在这样差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孩子随后又问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问的问题:“曹老师,为什么我班那个同学,他经常没怎么努力学习,比如说他经常去打球或者玩手机,课外活动一样都没有落下,但学习成绩经常是名列前茅呢?”这种人让很多同学又佩服又羡慕,大家眼中就是学霸学神,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很多父母也在为孩子担心,确实看到了孩子很努力的学习,但为什么成绩不见进步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原因,和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状况有关系。我们前面的文章讲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矛盾。我们就清晰了孩子心理状况不稳定,尤其情绪上不稳定,经常是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产生比较大的情绪波动,而且一旦提起来之后久久不能平复。

尤其在中学这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和学业竞争比较大的一个阶段,学习成绩也自然成为了,孩子一个喜怒情绪的导火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孩子在进步的时候,非常高兴有成就感,但如果努力没有进步,那负面情绪会突然显现出来。比如说很多人过分关注,会让孩子学习压力更大,在考试前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担心自己的努力白费。考试中又会瞻前顾后,影响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考试结束在成绩公布前又很忧虑,生怕这个无情的成绩单,让自己又失望了。公布成绩后,万一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孩子又开始自我怀疑,严重的时候还会患上考试焦虑症。

出现这种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第一个原因,跟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关系。

第二个原因,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句话其实很好地解释了,很多孩子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每节课都认真听讲了,日日勤勤恳恳地学习,但是却学业平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从前有两个樵夫,一起上山砍柴。一个早睡早起,趁早上山砍柴,一刻也舍不得歇息,很拼命地砍柴。另一个晚上在家磨刀,第二天还比较晚一点上山,到中午了又停下来磨刀。一天结束,先上山的那个樵夫砍了六捆柴,而另一位樵夫砍了九捆。所以这个早起的先生砍完柴之后,大为不解。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比他工作的时间长,却没有他砍得多呢?

这个磨刀的樵夫就笑着说:“砍柴除了力气,更重要的是手里的斧子呀,我经常磨刀,刀锋锋利,那砍的柴当然多了。”所以由此可见,我们的努力很重要,但是努力的方法也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古人还说了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活如此,那学习又何尝不是呢?

对于我们青少年学习来说,那学习方法的准备工作,就好比是这磨刀的准备。比如说,文体活动一样不落,学习成绩又很好。他一定是在学习方法上,善于下功夫,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小窍门,也叫学习的策略。策略是指学习质量优化学习的活动效果,提高学习活动效率的一种技能。所以到现在我们就明白了,策略不是一般的学习方法,而是在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外界的传授,或者个人的琢磨思考所获得。然后再经过不断的尝试历练,而形成的一个更为有效的,适合个人特点的诀窍。

一般的学习方法,比如老师讲课的一些方法。可能为孩子的学习基础,提供一些基本的操作保障,使孩子能去学习。而策略是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更精准的操作,经过学生的反复实践思考反思,然后灵活运用,才能上升为策略,我们称之为学习的一些诀窍方法。

其实这些过程就好比磨刀,它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还需要不断地锤炼才能,做到好刀出鞘,百事不爽。所以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在学习方法的思考上下功夫,显然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比如说我有一个孩子的课程叫做“思维导图”,学习的是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一些巧妙的思维方式。所以我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问来参加复训的孩子,他们回去用了没有,孩子说用了呀。我问在一些方面有没有进步,孩子说有进步。思维导图的记忆方法在背课文背诗上,在历史政治上,其他科目上都相应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说明学习的方法跟学习成绩成正比,还有个什么因素呢?比如说时间管理的策略。孩子能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个也特别重要。包括既要学又要放松。经过现在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过度学习非常可能诱发注意力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的效应。记忆或者学习效果,不但不会随之增加,反而可能减少。一定范围内过度学习也还是行之有效的,甚至在一个阶段还是必要的,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消极效应,反而学习效果会越来越差。

所以,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时间,一定要要有放松的时候。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过度学习状态,那他们将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一定容易厌学,丧失对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这对以后的学习活动,产生的是长远的负面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厌学。如何安排学习的时间呢?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科目呢?这都是需要一些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