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生遇到思维导图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医学高等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近年来,在教学中推广使用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结合个人实践和教学改革经验,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医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作一探讨。

想学学不好,学霸变学渣(现象)

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录取分数较高,医学生在中学时代大多数都是同学眼中的“学霸”。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讲授方法、学习方法与中小学有很大区别。相较于其他专业,医学学习更具有课程专业性强、学习科目繁多、学习任务繁重、学习过程艰苦、理实紧密结合等特点。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这个过程,学习虽然刻苦努力,但学习效果不理想,离开了老师的帮助后,不能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体系,自信心和自尊心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学习兴趣下降,自己误认为自己是“学渣”。

“魔方”玩不转,因为没教程(原因)

目前,部分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不强,个人认为:少有医学院校开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引路人”,学生依然重复中学时旧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环境和方式变了,结局自然如同神经语言程序学(NLP)提到的心法一样:重复旧的方法,只能拿到旧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和玩魔方很相似,如果不知道“魔方”有还原教程和步骤,只是一味地凭着自己的想象乱拧,比较理想的结果也就是能还原一面,最后想全部还原基本不可能。相反地,如果一开始能模仿魔方的还原手法,复制魔方的还原步骤,再多加练习,就能轻松还原魔方。学习如同玩魔方一样,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再刻意练习,人人都是学习的“天才”。

思维导图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对策)

思维导图是由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发明的一大革命性思维工具,可以快速提升大脑的创意性、逻辑性和思考的系统性。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和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提取,提升自身的理解、记忆和学习能力。

主要教学应用措施有:

1.教师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绘制的四大原则:图像、关键词、线条和颜色;示范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记课堂笔记,手绘各课程章节思维导图。

2.教师教授学生软件绘制导图,三个快捷键(Enter、Insert和Delete)正确使用,提高导图制作效率。

3.举办专业课程思维导图比赛、作品展等活动,以赛促学,评选和奖励优秀思维导图作品。

4.建立思维导图学习交流QQ群、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互动交流平台,教师对学生思维导图作品点评、指导,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5.开展“思维导图简快制作及其教学应用”工作坊和沙龙活动,宣传推广思维导图,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导图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调动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提高了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

附上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