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构建听书稿的思维导图,包括构建的步骤及方法、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错误三个方面的内容,如果您正好用得上,对我来说最好不过。


让我们开始吧。


一 构建听书稿思维导图的步骤及方法


1 推理


这是一个是基于各种论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读一本书,就是帮助用户理解书的内容,围绕书的题目构建3-4个能支持书的观点的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再构建小知识点(三级知识点),即小知识点得出大知识点的结论,大知识点得出总知识点的结论。


推理的步骤:

  • 确定方向:先看目录、书面、腰封、序言等,捕捉关键信息,快速浏览整本书,找出主题或者主要观点。


  • 寻找观点:用分析阅读法精读,找出能够支撑核心观点的3大知识点。


  • 寻找论据:书中围绕3大知识点进行阐述的部分里使用的案例必须要重视,通常可以作为论据使用。另外,尽量找新鲜的案例和信息,要有信息增量,或者颠覆性观点,这样才能吸引人,总之要给听众收获感,常识性和耳熟能详的不要讲。


  • 归纳演绎:收集到的观点、案例、信息、论据等,把它们归纳、提炼、整合,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2 提炼整合


如何提炼整合?去书中找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落,这些都是能启发思路,给予灵感的地方。可以打乱原书架构,只要你能自圆其说,能保证逻辑通顺就行。


有些框架清晰的书,按原框架提炼就好。


3 寻找关键点


这是提炼3个重要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过程。如何寻找关键点?从这些地方入手:概念被厘清的地方,强调问题的地方,观点反转的地方,递进的地方,转折的地方,这是寻找关键点的一个小窍门儿,非常好用。


4 合并同类项


这是将第3阶段确定的关键点串在一起的过程。如何把这些关键点整合、串联呢?可以像下面这样做:


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把重要的目录、关键词、关键点、重点内容作为提示记录下来,并标注页码,这些都是解读的重点,通过这些梳理出3个重要知识点,再对与这3个重要知识点相关的内容精读,写出大纲,最后制定思维导图。


  • 如果精华点太多,怎么归纳合并?

一般是书名里有几个就写几个,比如《像TED一样演讲-打造世界顶级演讲的9个秘诀》,那原则上9个点都得写,也可以和平台编辑沟通,看编辑要求,是否可以挑其中的几个点写,每个平台不一样。


如果某一部分并列的小知识点(三级知识点)超过3-4个,那就需要归纳、整合,可以适当取舍,不是每个点都要讲。



二 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


1语言简练,尽量使用短句。


2 思维导图的结构是:一级知识点是书名,二级知识点一般为3个(支持一级知识点的),最多不超过4个,即通常所说的3大核心知识点,思维导图结构最多细分到三级知识点(支持二级知识点的),每个二级知识点对应3个3级知识点,最多4个。


3 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必须与听书稿观点一一对应。


三 思维导图常见错误:


1 罗列全书所有知识点。

听书稿的思维导图,是将原书的精华内容提炼整合后形成3大核心知识点,不是缩写原书的所有内容,不能罗列原书所有知识点。


2 导图过于简单,只看导图不知道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听书稿思维导图里每一个标题的意思表达必须清晰明确,因为每一个标题代表一个知识点,一看到这个标题就知道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才行。如果只用个别关键词作为标题,或者标题过于笼统,就让人难以理解。


3 过于引用原书的名词。

原书的名词是作者为了更加形象或便捷地表达而自造的词语,读过的人会明白,没读过的人就不会理解。比如“火星男”、“金星女”,用男女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行星进行称呼,是为了形容男女在思维、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巨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就不知道“火星男”、“金星女”什么意思,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4 三大知识点的陈述角度不一致

缺少逻辑主线,或者陈述主线不清晰,陈述角度不一致。比如传记类的,一会讲述主人公的经历,一会讲述他人的经历或者与主人公不相关的事情。


5 小知识点必须围绕大知识点构建,不能跑题,必须能够证明、支持大知识点。


6 三大知识点的表述模式要保持一致

要么都是疑问句,要么都是陈述句,这样结构看起来更清晰、更统一。当然有些平台可能没这么严格,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非常重要。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听书稿思维导图的构建步骤及方法、思维导图基本要求和常见错误,这三方面是构建听书稿思维导图最基本的元素,以其为基准,经常练习,掌握构建听书稿思维导图的基本技能,对写出一篇合格的听书稿有直接的帮助。


一起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