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孩子们有关的大事儿就是新课标了。
大家更多的是关注新课标对中考的影响,我倒是觉得,现在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普通孩子以后能过上幸福的中年生活,和咱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人生就是场持久战,首先你得能熬得到最后。
这个咱们进入中年之后肯定都深有体会。
有个好身体是头等大事,所以新课标体育的课时占比到了10%-11%:
第二,中年人的价值没办法弄虚作假,解决个实际问题就知道了。
大到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小到怎么和赖在超市门口要买糖的小朋友谈判,都是真刀真枪的交锋。
孩子们有能力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就有竞争力,起码能养活自己。
新课标强调实践育人,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专治眼高手低:
第三,有个兴趣爱好,能让孩子们从柴米油盐,公司群的轰炸,班级群的接龙里缓一缓。
给精神世界透一道微小的光,能释放每天积攒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如果30多岁的一朵,有个好身体,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排解压力的健康方式,我就很安心了。
新课标的导向很实际,就希望从上往下层层执行的时候,不要偏离太多。
至于学科知识,不要报任何幻想,都很重要,而且更难。
以前可能多做题就能有个不错的成绩,以后得重应用;
以前物理是物理,美术是美术,以后可能会需要在一个项目里同时用到物理和美术。
以前考试有范围,以后可能划不出范围。
所以新课标对老师和对家长的要求其实都更高。
具体的知识可以交给老师,但是咱们作为家长,我觉得可以多花点时间在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
我在这两个方面花的时间可能比学科知识更多些。
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不少,点蓝字可以直接看:
最基础的这三件事做好,小学成绩就超过80%的孩子了
这三个小游戏,聊着天儿就玩儿了,啥都不用准备,比上课效果还好
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原来学霸的方法这么接地气
每天花10分钟,用这个方法做预习,再也不用担心上课走神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小学语文和数学1-6年级,全套知识点思维导图。
每一张是一个大知识点:
语文13张:
数学13张:
这套思维导图能方便咱们了解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都学了哪些内容。
别被导图里的专业名词吓到,咱们也不用去当老师。
它的主要用处是,让咱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哪些知识点,可以在平时聊天儿或者玩儿的时候,慢慢渗透给孩子。
比如下面这张概率,咱们不用懂啥是“随机现象” “模糊现象”:
就让孩子对“一件事儿有多大可能会发生” 有个概念就行。
有一次,我和一朵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发现水泥地上有这种脚印:
我俩就猜这个脚印是谁的。
:这个脚印有没有可能是小猫的?
:不可能,因小猫的爪子不是这样的。
:咱俩猜猜都有可能是谁的。
:我猜是木乃伊的。
:我猜是保安叔叔的。
:那你觉得哪个可能性更大?
:保安叔叔的可能性更大。
:为啥?
:因为木乃伊都是被纱布包着的,没有这么清晰的鞋印,而且木乃伊一般是躺着的,自己没法站起来。
:好像很有道理哎。
一朵并不知道我们说的概念叫概率,但是她已经在运用了。
这一张导图,总结了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计量单位:
这些计量单位,咱们在生活中就可以让孩子多接触。
比如,你的身高是120厘米,体重是20公斤;
这一大壶水是250 毫升;
咱们走到幼儿园用20分钟;
到地铁站大概有800米;
做饭的时候,称多少克面粉,倒多少毫升油,打几个鸡蛋,放几勺小苏打,都涉及到计量单位,都可以让孩子跟着玩儿。
下面这张,是关于“口语交际”的思维导图:
里面提到了“转述”的概念。
在生活里,咱们就可以玩儿传话的游戏。
我之前也分享过,特别简单。
比如我会让一朵去和她爸说,咱们20分钟之后出发,让爸爸10分钟之后先下去开车,妈妈要准备水,收拾书包。
“转述”的注意事项,听清楚,说明白,就这样在生活中慢慢练习到了。
“阅读”的思维导图中,总结了三种阅读方式,其中有“浏览”,就是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最简单的训练方式是,让孩子看各种通知和说明。
比如看看巧克力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看水果燕麦的配料表;
看社区做核算的通知,在哪做,什么时间做;
把知识点融入到生活里,又有趣,又没负担,还给咱们和孩子聊天儿提供了思路。
语文和数学全套1-6年级全套思维导图我帮大家整理好了:
大家关注公众号,回复思维导图,就收到了。
如果觉得有帮助,帮我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