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述

思维导图现在应用的地方非常多,除了工作、学习,绘本共读也可以用思维导图做工具,帮助你和宝宝完成一次有意义的亲子共读。

话不多说,看我是如何用6种思维导图进行《分针大冒险》的亲子共读。

一、圆圈图:你认为“分针”会去哪里冒险
圆圈图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它有两

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

有关的细节或特征。

绘本《分针大冒险》的封面就可以用圆圈图进行联想,联想的主题可以自定义,这里我选的主题是:你认为“分针”会去哪里冒险。

首先,先和宝宝一起看绘本的封面,宝宝首先看到的是封面上有一个大大的拟人化的时钟,可以让宝宝给时钟的指针起名字,其次是指读绘本名称和作者,这本绘本讲的是谁的故事呢?绘本的名称已经给出了答案,分针大冒险中的“分针”是红色的,所以这本绘本讲的是时钟里的“分针”,这时候就要告诉宝宝哪个颜色是“分针”,同时也要问他,你认为“分针”会去哪些地方冒险呢?

小圆圈里是主题,外面的大圆圈就是对分针冒险的地方猜想。

二、括号图:拆解时钟

括号图是分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种图我们平时用的很多。

翻过环衬,看到第一句话就是“春子家有一个时钟。”春子家的时钟是放在哪里的呢?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钟?第二页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时钟,这个时候可以让宝宝说一说,这个时钟里都有什么颜色?由哪些部分组成?宝宝说完后,我们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一张思维导图中的“括号图”,这样有助于帮助宝宝清晰的认识时钟。

三、复流图:如何做才是最棒的?

复流图也称因果关系图,用来帮助孩子分析一个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它导致的结果。

分针小子很无聊,它想做一些最棒的事情来表现自己,那如何做才能是最棒的呢?

听春子说跑的快,就是很棒。分针小子就快跑起来,超过了秒针小子。 结果分针小子被秒针小子给批评啦。那么分针小子为什么会被秒针小子批评呢?

又听到春子说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能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就是很棒。分针小子又学起了时针爷爷,一动不动,甚至还睡着了,结果又被时针爷爷批评了。

这个时候分针小子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作用,它还在想:为什么我怎么做都不对呢?怎么做才算是最棒的呢?思考完的结果就是分针小子从时钟里跳了出来。

分针的行为和结果,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复流图的形式来表现。

中间的方框是事件起因,分针小子的起因是:它想做最棒的自己,那如何才是最棒呢?

左边的方框是分针的行为,分针想通过三种行为来表示我是最棒的。

右边的方框是分针的行为结果,三种行为带来三种不同的结果。

  1. 流程图:分针冒险之旅

流程图从先后顺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内在逻辑。

分针小子从时钟上跳下来后,就开始了它的冒险之旅,和我一起用思维导图中的“流程图”来看看分针小子在整个冒险之旅中遇到过谁?经历了哪些事情?最后它有没有认识真正的自己。

分针小子的冒险之旅分为六段完成:第一段:电开关帮它打开灯,让它顺利的去了外面世界,并看到了蝴蝶;第二段:从蔬菜棚到掉在蜘蛛网上;第三段:变成大街上各种事物;第四段:走到春子幼儿园,偷听小朋友们上课,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作用;第五段:藏在春子的衣兜里回家并回到了时钟上;第六段:秒针小子和时针爷爷为分针小子能够清晰的认知自己而感到高兴。

从此以后,分针小子就在也没有逃走过,和时针爷爷、秒针小子一直在为春子家服务。

五、桥型图:小熊的作息时间表

桥型图主要用来进行类比和类推的图。在桥型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写下具有相关性的一组事物,然后按照这种相关性,列出更多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

分针小子就是在偷听春子上课时,才真正的了解自己,那么是什么样的课程,让分针小子认识了自己呢?没错,就是和小熊一起学习时间。通过小熊的作息时间表,让分针小子明白,没有它,就没有时间,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熊的作息时间表,我们用思维导图中的“桥型图”来表示,这样就会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和宝宝一起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桥型图表示:

六、气泡图:分针72变

分针小子不想做自己了,它去了外面的世界,在大街上,它变成了各种东西。它都变成了什么?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中的“气泡图”帮助宝宝进行回忆。

总结

以前做思维导图读绘本我基本上就三种图:流程图、气泡图和桥型图,这次在用思维导图进行绘本亲子共读,是受“当绘本遇见Thinking Maps”课程的启发,增加了括号图、复流图和圆圈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你会发现,做到有趣味的亲子共读,真的不难,既使脱离绘本,宝宝看这6张思维导图,也绘讲出分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