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也分享过一些如何快速阅读的方法,但是有很多小伙伴留言问我,有一些大块头的书怎么办呢?
的确,速度法并不适用于那些大块头或者文学类的书籍,更多的是用于干货类或者工具类的书。而书的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用同一个方法去阅读所有书。那么遇到不同的书籍,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去阅读呢?
秋叶大叔新出版了一本《阅读7堂课》,在这本书里,秋叶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给出了不同的阅读方法。10种阅读方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品类的书籍。
比如在我们休闲的时候,拿出一本书,目的是为了消遣放松。所以这个时候不必拘泥于用什么方法阅读,只要能够让大脑休息即可。不过休闲消遣类的书籍也并不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阅读这样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大脑获得放松,了解当下流行的趋势。并且当我们换一个领域的书籍阅读时,容易迸发出灵感和创意。
而像是经典名著类的书籍,遇到金句或者非常好的片段,我们可以用边抄写边诵读的方法。这个方法虽然很传统,但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我们用笔来记录的时候,这些美好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留存。
像是诗歌和散文这一类的书籍,需要有很好的节奏和氛围的。所以有感情的诵读是最好的方法。
除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书籍之外,其他的书籍秋叶帮助我们通过5个步骤来阅读。
第一步:提问题,建立初级框架
当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时,更容易在书里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在阅读之前,可以先写好一个问题的框架。当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也代表着我们理顺了这本书的结构脉络。
写下几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这本书里面有哪些观点?
作者用哪些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这本书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作者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一本书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先提出问题,再将精力聚焦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上面,那么我们阅读的效率将更高。
第二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带着批判思维
带着批判性思维阅读的好处,就是能够客观的认识一本书,而不仅仅是跟随着作者的思维和观点。
有一句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同一个主题的不同作者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关于习惯的养成这样的书籍。《微习惯》这本书的作者提倡一直坚持微习惯,才是能够养成习惯的重要法则。而坚持微习惯的法则之一就是不要渐渐地加大任务量。而《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中,作者将习惯的养成分成三个阶段:“反抗期” “不稳定期” “倦怠期”。在反抗期时,作者提倡通过微习惯开启行动模式。而到了不稳定期,要渐渐地加大任务量。
所以如果我们不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那么我们不知道该听从哪个作者的观点,那么我们读了很多书也还是没有收获。
所以通过批判思维去读书是带着自己的头脑去阅读。让我们可以公正客观的了解作者的价值观和观点。并且了解到这些知识需要应用到什么样的场景和什么样的情况之下。这样的阅读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第三步:精读
精读是从不同的维度去读。并且把一本书里的知识点,连接到整个知识体系当中。
比如说像《刻意练习》这本书。整本书都在介绍刻意练习这一个方法。所以这个方法在整本书中的介绍是非常全面的。但是也有很多书里面很粗略的提到一个方法,但是我们并不能把这一个知识点仅仅放在这本书里面学习,这样的话我们学到的知识并不全面。
比如很多书都提到过费曼学习法。但仅仅是将费曼学习法简单的介绍。如果我们真正想了解费曼学习法,就应该把这一个知识点单独提出来放到网上搜索,或者找到所有费曼学习法相关的书籍综合学习。让这个知识点自成体系。
这些都属于精度模式。精读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点在一本书中的解读,而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解读。
所以精读一本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了解这一本书,而是将这本书里面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做链接。让我们能够从多角度去扩展一本书里面的知识结构。
第四步:图解归纳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可以用思维导图或者视觉笔记等等方式,把一本书的结构脉络画出来。这个过程是回顾的过程,如果遇到停顿的地方,可以回过头去再次回顾知识点。
这样作图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将一本书的知识或者一个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串联起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和内化这些知识。
而且图片是比文字更能够吸引我们的视觉注意力的,更容易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记忆,也对于日后的回顾更便利。
第五步: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构建知识体系最好的方式。因为可以把一个知识从不同维度不同作者的观点里整合起来。帮助我们从不同面去了解一个知识如何应用到我们的实践生活中。
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角色代入到书中观点。或者把书中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去总结经验。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和内化知识。
而且同主题的书籍可以帮我们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让我们的知识点串联成线,最后结织成网络。
秋叶在《阅读7堂课》里面不仅仅是给出了10个阅读方法,还从如何理解吸收知识和如何学以致用两个方面给出了解答。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籍。里面很多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读书,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很值得大家去阅读和学习。
下面是10个阅读方法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并且通过主题阅读、精读、建立框架结构等方法,将读到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欢迎关注益菲读书,更多个人成长类的干货分享给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我都会尽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