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教培同仁用一个词来形容:惶恐不安。
2018年开始,历时三年,校外教培机构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整治清查,无证无照、收费模式、超纲教学、资金监管、从业资格、广告宣传等等,教培机构几乎经历了一个“全身体检”,在严政厉查下,教培机构该何去何从?
2021年4月开始,全国各地又陆续开展新一轮教培机构整治行动,福建省教育厅颁布教培机构监管制度、北京市教委全面清查违规教学、在线教育各类罚款事件,又一波行业的暗涌,让机构不免惶恐不安。
一张思维导图,一起探讨严政厉查下的教培形式分析与思考
理性看待
对于当下的“严政厉查”,我们的观点和心态四个字:理性看待。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必然,也是教培行业发展进步的必经阶段,任何一个产业都是有周期的,教培行业的特性就是钟摆型产业,并且从过去的规律来看,五年一改、十年一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钟摆规律,同时,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严政厉查”,本质上来讲是一件好事,而非“灾难”,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前提,政策是必然,规范是前提,如果一个行业本身就是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的状态,那这个行业一定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周期的。
形式分析—为什么要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关于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严政厉查”,还是那句话,是必然,当然,也是“使然”,何谓“使然”,其实我们从教育这个行业或者说这件事情的本质来看,就两个字——民生,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民生工程,核心目标是解决民生问题,但因为民办教培的野蛮不规范发展,带来了新的民生问题后,整治成为“使然”。关于这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源公平性:教育资源的倾斜性与不公平性带来的民生问题和国情影响
2、两会热点话题-减负:仅体制内不够,要解决社会风向问题
3、资源调控:体制内教育资源条件逐渐丰富完善,民办资源就要重新调配平衡
4、宏观国情:国情发展考虑,教育成本背后的国家人口生育问题
形式分析—查什么?整治什么?
不少机构实际上已经经历了“清查”,相信应该有所感受,在2020年下旬,国家教育部就已经发布过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清查的文件指示,明确提出,2021年6-9月为集中排查期,9-12月为政策调整及规范整治期,在2021年3月教育部公开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同时,也提出了“教培机构11条自检”原则:
1、抓紧办理办学许可证(大前提);
2、不能开展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之外的业务;
3、不能超纲教学、提前教学;
4、不能对学龄前儿童违规培训;
5、下课时间不能晚于20:30,不能布置作业;
6、不能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
7、不能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8、不能组织中小学等级考试或竞赛;
9、宣传时不能虚假描述教学内容、用户评价和学校荣誉;
10、宣传时不能借用权威或学员做教学成果保证的暗示或证明;
11、宣传时不能用绝对化的词语,比如“第一”、“最强”。
同时,从各地实际的排查举措中,我们总结,两部联查,主要体现在:
1、市场监督层面:
(1)商业合法合规性(营业执照、培训合同等)
(2)经营合法合规性(价格公示、广告宣传、教学设施、经营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
2、教委层面
(1)办学资质许可(学科类、素质类)
(2)办学安全隐患
(3)超纲超学、强化应试、提前教学(6岁以下提前培训,不仅是民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高度,禁止节假日补课,教材问题)
(4)教学资质条件(师资学历要求、教师从业资格等)。
总结,从此次的清查举措中,相比较之前而言,更为全面、深入,同时,也从这些清查的项目和标准上,映射出接下来行业的政策导向和核心脉络。
形式分析—接下来会怎样?
最近的“严政厉查”,无疑让教培同仁惴惴不安,担心接下来是否会带来行业大变天,机构的“灭顶之灾”,对于接下来的行业形式,我们有以下几个观点:
1、强监管、高规范将成为一种常态
2、学科类缩减,进入慢车道
3、素质类向好,逐步规范发展(托育市场空间巨大、美育赛道增速、体育类项目向好、STEAM类项目规范发展)
4、线上教育赛道,进入理性发展期,技术和内容是根本
5、教育综合体赛道,或将成为一个向好的模式
6、办学资质问题或将产生新标准
7、规范性更统一:如培训合同、师资标准
8、3个月收费及资金监管或将成为必须
总之,一句话:教培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行业格局,更规范化、更理性化、更专业化、更产业化。
应对思考
相信大家最关心的,无疑还是如何去应对,如何能够“安全”度过这一关,在这里,给各位提出32个字:
1、客观看待,积极配合
2、规范办学,合法经营
3、紧扣政策,顺应变化
4、提前布局,自我迭代
不要想着用什么“奇招歪招”去解决这些硬性问题,更不要想着钻政策的“空子”,客观看待、理性对待、积极调整,才是根本之道。
破局之路
严政厉查下,教培行业的新格局与风向标必然迎来一次大转弯,教培机构的未来也迎来一次新的革命和迭代,一句话:行业正在经历成长性疼痛。新政新格局下,教培机构的破局之路在何方,送给大家几句关键语:
1、思想破局:3.0时代,外取势,内修己
2、尊重商业规律,尊重行业政策,科学经营思维
3、重塑经营模式,重构经营逻辑
4、科学运营,回归教育本质,回归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