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本好书,如同遇见一位故友,内心总是说不出的惊喜,甚至有时候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问题。
之前已经提到过,我曾经为孩子背古诗的问题而苦恼。没想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图书《思维导图学古诗》系列的出现,让我和孩子渐渐拥有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古诗。
古诗在语文课本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最早接触古诗就是从课本开始的,并随之喜爱上了这种古老而美丽的文学。当然,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也曾遇到和孩子一样的问题,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思维导图这样的方式。
如今遇到《思维导图学古诗》系列书籍,自然也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这套书籍共3册,分别为《思维导图学古诗.四季风光》《思维导图学古诗.山水田园》以及最后的这本《思维导图学古诗.记事抒怀》。
整套书籍从分册书名,就可以看出它的相关主题,且每一首都是孩子们在小学生涯中必背的古诗。若是能够全部掌握,那么至少在涉及古诗的考题中,能够获取一定分数。同时,我也相信,当孩子们了解了那么多首古诗后,一定会理所当然地爱上它。
以我的个人阅读体验来看,思维导图学古诗的方法是复制的。下面,我将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来谈一谈自己对思维导图学古诗的认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古诗前一句讲的是在正逢寒雨的天气里,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离去后,充满伤感的场景。后一句却笔风一变,诉说诗人自己的心像冰装在玉壶里一样的晶莹纯洁。
透过《芙蓉楼送辛渐》的“赏析”版块的思维导图可以发现,本书的作者汪志鹏和汪静分别从古诗的诗意、写作手法、字词解释、内容的表达和描写多方面来进行构图。这样的深度解读,对于并不熟古诗的人的来说,脑海中的图形记忆瞬间就变得明朗起来,并可以进一步学习古诗创作。
随后,在“趣记”版块,又以完整的图画形式的思维导图让孩子再次形成图像记忆。整幅图画不仅形象生动,还特别标注了数字序号,方便小读者们结合相关文字进行阅读。
学完一首古诗,很多人通常想了解更多关于诗人的事情,这点在书中的“知识链接”版块就可以得到满足。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王昌龄的号、尊称、诗词派别以及几位和他交情深厚的朋友。
每一首古诗都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假如,你想用一句诗来表明自己高尚的心,那么它就再合适不过了。
在《思维导图学古诗.记事抒怀》中,有描写送别场景的古诗,有诉说思乡情绪的古诗,有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也有教导人明理的古诗。阅读这样的书,如同走进多姿多彩的古诗王国,而有了思维导图的帮助,无疑更加事半功倍!
#文史观天下##育儿有招##紫焰小说读书会#@文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