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从小到大说中文,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语文科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不乏阅读量少的原因。但是更为关键的是,没有掌握好一个好的解题方法。

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解题方法呢?就是当你在看到题目的时候,就知道要如何解答这道题目,并且能够不缺答案点,完满地解决,再努力不然东扣一分,西扣一分的,也得不了很高的分数。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有啊,我们老师有教给我们解题思路和方法。是的,的确有教,也能够去应用在考场上,但是,等到了考场,我们还是很容易就忘记了。那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记住这些解题思路和方法呢?这个方法就是运用思维导图来解题。

为此,有的人还出了一本书《思维导图解题法》帮助我们运用思维导图在语文考试中运用。


本书的作者杨泽是天津市重点高中一级教师,世界思维导图锦标赛官方形象大使,英国博赞思维导图官方认证管理师,有多年的思维导图教学经验。另一位作者王玉印,是玉印教育科技创始人,英国博赞思维导图官方认证讲师。

本书介绍了sk-ll阅读法,并且运用了这个阅读法制作了许多思维导图来帮助我们解答语文科目考试中的各种阅读理解题,在考场上轻松获取高分。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思维导图解题法呢?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解题法?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解题法?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解题法

思维导图解题法,简单来说,就是把解题方向和思路用一张导图联系起来。这张导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关键词,有逻辑,有联系。

思维导图就像一张知识网络一样,每一部分之间有着逻辑之间的联系。随着这张网越织越大,我们的知识体系就会越来越完善。

当我们在考场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定位自己脑海中的思维导图,找到自己面对的问题,并跟着方向走,解决它,得高分,这就是思维导图解题法的魔力所在。


也就是说,思维导图解题法就是一个能让我们在语文考场上获取高分的方法,如果我们已经步入了社会,它能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阅读各种各样的文体,比如小说,诗歌,论述文,散文等等。即使我们已经不在学校了,但阅读能力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二、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解题法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答题点答得不够全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在头脑当中没有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一想到的时候,脑海里就像有一幅画,直接就印出来,里面的内容很容易就能抽取出来,可能有的点暂时想不起来,但是经过前后信息的刺激,很容易就能够想起来。

可能你有点不信。那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当我说出飞机的时候,你头脑里呈现的是飞机这两个字,还是飞机的图像。大部分人的头脑中呈现的肯定是图像,因为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存储图像,而不是语言。


因此,如果你觉得看书,尤其是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感觉都看不下去了,那绝对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天生就喜欢一些图像以及有色彩的东西。

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决不能刻意挑战我们大脑,而是要迎合大脑。而迎合大脑最好的方法就是思维导图解题法。

三、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解题法

讲了思维导图解题法的优点,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在考场实践上。这本书针对语文科目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常见的题型,一一做了分析,并提供给我们可以借鉴使用的思维导图模型。

比如,诗歌鉴赏当中的表现手法分析题目,当我们的头脑中对表现手法掌握得不够全面,就可能失分或者无法得到满分。诗歌的手法要从四个方面去鉴赏: 修辞、抒情、描写、表现。一首诗多多少少都会用到这些方法。


全面掌握这些,就能在考场上对一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做有理有据的分析,而不会在考场上看到这些问题感到一头雾水。“什么是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有哪些?”等等诸如此类的欲哭无泪。掌握这张导图,获得高分。

再比如小说阅读当中的中心思想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分析题目的类型,是概括题型,还是探究题型?再从题目、人物、情节、环境四个方面找到思路,提炼文章中心思想,遵循阳光、聚焦、普通三个原则,最后注意一下表述方式就行了。


思维导图解题法很好用,但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习惯用。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习惯用,后来慢慢地试着去画图,居然发现,画图还挺好看的(当然了,我画画的水平还停留在幼儿园)各种各样的颜色,丰富的内容,整体上画下来,就是一幅很好看的画。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画画难看,就拒绝画思维导图。

改变一个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会影响他们的成绩,影响他们的未来。对社会工作人士来说,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吸收,从而影响我们未来的发展。

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式,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命运。而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就是打开这个命运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