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本篇文章是社会心理学篇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思维导图大纲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极其坚硬:钢铁、钻石、认识自己”。

帕斯卡尔说过:“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所以说,作者得出一个结论:我是复杂的我!


浮动主题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一个问题:我是谁?

这里有两种解释:图式自我和可能自我

自我图式:你的自我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定义你的自我的那些特殊信念就是你的自我图式。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例如: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核心自我概念运动或读书或研发等。

可能自我:即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包括我们想成为的样子以及厌恶成为的样子,可能自我会激发一种我们渴望的生活愿景,对我们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同时,不管是哪一个自我,都受到文化的影响,经过对西方个人主义与东方集体主义对个人的影响发现:我们是很容易收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很难有一个人保持时刻的独立自我。在上一章作者提到“要提防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入侵”。

实验证明:文化殖民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我是谁?

下面我们要来说一下影响自我形成的四个方面,即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自我表露


自尊即我们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自我的总和。大多数人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有研究发现自尊远比性爱、面包与啤酒重要!所以就出现一种现象:能力或成绩或地位相差很大的两人之间很难成为好朋友,因为人们认为朋友的成功远比陌生人的成功更具威胁性。

在这里作者有一点自己的感悟:这一点是人类的劣根性,但是通过提升自我认知与学习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除的,再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要盼着身边的人变好,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好,因为我认为自己是集体主义者(相互依赖的自我)。

另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要自尊过了头,那就变成了自恋!

这里要提到一些寻求自尊的途径,很多人试图通过变漂亮或者富有来寻求自尊,对真正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进一步讲,如果良好的自我感觉成为我们的追求目标,我们就不会轻易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批评,而是更加倾向去抱怨他人不与自己产生共鸣,更加强迫自己追求成功,忽视了行动过程中的快乐。长此以往,如此追求自尊的额方式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能力提升、社交关系及自主性的深层次需求。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些,多去追求自我能力的提升与社交关系的改善才能获取更大的幸福


自尊

关于自我控制这一块,主要想说的就是一点,即自我效能。你相信你能做某件事,这就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可以有效抑制消极情绪。

另外我们需要知道怎么才能感受到自我效能-成功的体验,成功可以有效构筑强有力的效能信念!


自我控制

自我服务偏差这一块是作者认为最重要,也是每一个读者需要重点了解的,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建议每一个读者可以自己去研究研究。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什么叫自我服务偏差-我们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

当得知自己成功之后,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把成功归结与自己的才能与努力;但是当得知自己失败之后,却更多的把原因归咎于运气不佳或问题本身等外部因素。(你这会儿是不是在进行自我反思?)

另外有研究证明:出于自我服务的动机会产生这种偏差。我们寻求自我认识,渴望评定自己的能力;我们寻求自我证实,渴望验证自我概念;我们寻求自我确认,尤其提升自我形象;自尊的动机也促进了自我服务偏差的出现。但是自我服务偏差也是有适应性的,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有更好的品质与天赋,能使我们保持更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这种对自我的正性评价能为我们提供应付日常生活中压力环境所需的资源。

上面这句话可能有点绕口,其实也是一句话就可以理解-一切都是为了自我的肯定。


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表露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我们致力于管理自己的形象。我们通过推诿、辩解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正如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自尊,也要确保不能过分夸大和冒不赞成他人的风险。社交是一种看上去很好又不为过的微妙平衡。

作者感悟:要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但是更要清楚哪些人是你值得这么做的。作者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大多数时候的榆木疙瘩式的低自我监控者。


自我表露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效能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已开始就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而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高自尊也具有类似的适应意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我们就不容易沉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积极地思考与坚强的尝试是重要的。但是那些有关盲目乐观以及其他形式的自我服务偏差的事实提醒我们自我效能感无法解释自我在社会中的全部问题。要是积极思维能挽回一切的话那么当我们贫困或者消极是我们就只能苛责自己了,却没有考虑到困难常常来自社会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使得我们不但责怪别人甚至苛责自己。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的高标准的预期。


后记

我们很多时候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中心,但是事实往往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