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正当年,生命力旺盛的年纪,但是我们身体中的钙却开始逐步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大,钙吸收能力下降,钙流失也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缺钙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表现:浑身关节疼痛,严重者站不起来,坐不下去。临床上碰到很多老年人,轻轻一摔就骨折了。
◇骨质疏松原因:主要原因是缺钙。人体中99%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当身体钙含量不足,就会释放骨骼中的钙来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如果身体长期钙含量不足,那么骨骼中的钙含量就会越来越少,而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预防是关键,正确补钙是手段。
如何补钙?医生建议食补为佳,那么饮食中要如何补钙呢?
1、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成人每天最好摄入800㎎的膳食钙,老年人或更年期女性每天摄入钙>1000mg。
日常生活,含钙丰富的食物:奶制品、鱼虾、蟹、海带虾皮、动物骨头、蔬菜等。
注意:
①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所以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可以帮助钙吸收。
②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如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这些绿叶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补钙400毫克。
2、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鱼类(沙丁鱼、鲑鱼、青鱼)、牛奶、鸡蛋等。
可适当添加维生素D或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等。
3、多吃钙磷比值合适的食物
成人最好每天摄入食物磷约700㎎,但不宜过高。当钙磷比例<l:2时,骨骼中溶解的钙会增加,钙流失也会增加,过量的磷会把钙质统统赶出体外。所以最好的钙磷比例为(1~1.5):1。
注意:碳酸饮料、咖啡、汉堡、炸薯条、比萨饼、动物内脏含磷量高,其中动物内脏含磷量比钙含量高20~50倍,应尽量少吃。
远离油炸食品
4、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蛋白质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可以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鱼虾、肉蛋、奶制品、豆制品等。
5、多吃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补钙同时,也要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锌、铜,可以更好地帮助身体吸收钙。
含锌丰富的食物:肉类、海产品(海鱼、牡蛎等)、蛋类、大豆、坚果类(核桃、花生、松子、爪子仁等)。
含铜丰富的食物:虾蟹、贝类、坚果、蘑菇、黄豆等。
除了有益补钙,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有害补钙的呢?
1、喜烟酒
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会影响骨骼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钙的吸收。
2、喜过咸过甜饮食
摄入盐、摄入糖过多,除了会引起“三高”,还会增加钙的流失,加重骨质疏松。
尽量少吃各种甜食
3、避免含草酸丰富与高钙食物一起食用
因为草酸与钙结合后会形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像菠菜、苋菜、莴笋等食物要避免和鱼汤、豆腐汤等高钙食物同食。
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身体各方面的健康,是对自己的投资,也是对整个家庭的负责。40岁以后,关注健康,关注补钙,远离骨质疏松!
愿健康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