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页例1

2教材分析

1、 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在小学阶段主要分布于第一学段。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 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 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

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2、 对于“时间”这一内容,人教版教材分四次编排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 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为学生以后学习时、 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在时间的学习上,本节内容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中的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单 元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入教 学后,教材设计了“数一数、填一填”和“拨一拨”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 多样的活动过程中直观认识时间单位“分”,以及“时”与“分”这两个时间

单位间的关系。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随意注意为主,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 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 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掌握有关时间 的知识。然而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教 师一方面要让学生交流对时间的感受情况,另一方面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 学生体验1时、1分的长短,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处见,摸得着的东西,

感受到时间与生的密切联系。

4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 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

5教学重点

1、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 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

6教学难点

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

7教学准备

教具:钟面模型、课件、练习纸

学具:钟面模型

8教学过程

8.1第一学时

8.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感知关系

“报数”游戏。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报数”游戏。报数的游戏规则 是先请12名同学1个、1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再请

这12名同学5个、5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

在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这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最后数 到的是60)。

那么我们5个5个地数时,用到了几的乘法口诀呢?(5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同

学们把5的乘法口诀背出来。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就像刚才的报数游戏一样,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需要用到5的

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报数”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背5的乘法口诀时,既回顾了已有 的知识,又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

活动2【活动】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1、 通过预习,进一步认识钟表。

(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也填写了“学习单”,下面请四人小组 交流你的“学习单”,看看你填写的内容与其他同学的是否一样。

(2)四人小组交流。

(3)请学生汇报“知识点1”。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钟面上

一共有( )个大格

一共有( )个小格

1大格有( )个小格

你能指出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吗?

(4)汇报“知识点2” 根据知识点2认识1分

2、 认识1分。

(1)分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那同学们知道1分有多长?可以在 1分里做些什么吗?

(2)活动一:部分学生背乘法口诀、部分学生跳绳,感受1分的时长。 活动三:看钟表1分的时长,观察分针的走到哪?

(3)让学生在钟面学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查。

3、 进一步认识几分。

(1)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老师了解了同学们已知道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 时间是2分,走3小格是3分,走几小格是几分,那现在我们玩拔分针游戏,要 看哪位同学拔得快,以能准确说出经过了几分。

(2)拔分针游戏:

①游戏一:

老师说,学生拔,说出经过的时间,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分针从12走到3;(操作)

分针从12走到6;(操作,说明:刚好是钟表的一半,所以也可以说是“半小

时”)

分针从12走到11;(PPT图文并茂出示)

分针从5走到8;(PPT图文并茂出示)

分针从3走到11。(PPT文字出示)

②游戏二:

老师说,学生拔,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分针从12开始,经过10分后,分针指向几?(操作)

分针从12开始,经过25分后,分针指向几?(PPT图文并茂出示) 分针从12开始,经过40分后,分针指向几?(PPT图文并茂出示)

分针从4开始,经过55分后,分针指向几?(PPT文字出示)

③同桌游戏:同桌两人一人拨动分针到不同刻度数,另一人回答各是几分,交

换进行。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师生拿起钟面,将时间拨到12时。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时针、分针分别在什 么位置。(12时)

(2)将分针拨到6,让学生读出分针在钟面上的时间,并观察这时时针、分针分 别在什么位置。(重点观察时针走到哪)

(3)继续将分针拨到12,仔细观察现在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说一说与12时时针 与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

和60分是什么关系?(板书)

(4)引导学生总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教师板书:1时=60分。

【设计意图】利用钟面学具拨一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分针所表示的意 义,区别时针和分针的不同。让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

生的多种感官,准确理解“1时=60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活动3【练习】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我会填:

(1)①分针从12走到4,走了( )分。

②分针从12走到7,走了( )分。

③分针从4走到7,走了( )分。

④分针从12绕一 圈走回到12,是( )分,也就是( )。

(2)60 分=( )时

(3)填上“时”或“分”

①爸爸每天工作8( )。

②课间休息10( )。

③明明吃饭用了20( )。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递进,并充分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

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4【练习】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一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你能读出下课的时间吗?(课件出示钟表)

2.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3、 同学们观察我们下课的钟面是几时几分?你会读吗?“几时几分”就是我们

下节课的将要学习的知识,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点赞____关注____小学数学章老师粉丝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