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ppt课件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但是,儿童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1、订立责任合同,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2、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有位10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3、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8岁的王刚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王刚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4、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

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应强化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人的责任心不是先天遗传的,是靠社会的后天培养和教育而逐步形成的。这个培育过程自婴儿时期起直至终其一生。孩子从迈进小学直至青春期,这是一步步离开父母的庇护而走向自主自立的阶段,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具体操作与形式操作的时期。这期间的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在迅猛地发展着,他们已开始独立地自觉地去思维,已开始对个人的、职业的、性别的和思想意识的义务和责任进行一系列有限的选择,这个阶段是对孩子进行品行培养的最重要阶段,也就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最重要阶段。
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妈妈,我的语文书呢?”“你自己的东西,你应该知道在哪里!”“我不知道!”接下来,团团转着去寻找这课本的就是妈妈。一个“不知道”,孩子便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掉了。也常听到一些父母叹息说:“我那孩子做事总是有头无尾,马马虎虎,真拿他没办法!”而他们却不明白,孩子的这种坏习惯往往正是自幼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包办代替中养成的。许多小学教师为学生的草率马虎、漫不经心伤透了脑筋,只好规定作业本必须经家长检查签名。无论老师们对孩子负责的本意多么强烈,但实际上是把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应有的责任意识部分地移给了家长,客观上造成孩子依赖家长“保驾”而愈加漫不经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从日常小事做起。按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定出可行的计划,并且要持之以恒地督促和要求。许多教育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坚持要求。如让低年级的学生整理书包,准备衣物、用品;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制定时间表,学会按时完成作业,分担固定的家务劳动,使他们能逐步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等等。如果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一次再次地不知自己的红领巾的去向,家长就没有必要替他翻箱倒柜,可以让他独自去承当他的漫不经心所造成的后果。
而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后,要给予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当孩子满手油污地做完一顿饭,也许会把油洒了一地,也许青菜没有洗就下锅,但妈妈应赞他:“饭菜做得挺香!”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就更好,使他既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于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
责任心的培养,不仅是靠口头的理论说教,有许多时候,它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长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责任固然带来某种压力,但人总是在压力中前进的,使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行习惯。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认为,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人的义务和责任,孩子也一样。在学期间,学习就是他们的主要责任。家长要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信念:学习好是应该的,是自己分内的责任。反对和鄙视那种孩子得多少分就给多少钱,或许愿以换取孩子努力读书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会从根本上毁灭孩子的责任意识,毒害幼小的心灵,使孩子成为只知索取不知责任和奉献的人。


二、如何提高工作责任心ppt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曾说过:“中国人只做领导检查的事”。很有道理,对员工来说,如果不经常对其工作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就会觉得工作做不做好都一样,反正没人看没人管,就会懈怠。其实也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他们觉得如果没人看没人检查,就是说工作并不重要,所以干不干好都没关系而已。从而,对其责任心也要经常进行评估检查,才能确保员工们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员工责任心问责监督机制,对其责任心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估。
要加以注意,一是责任心的检查评估只能放在具体工作评估中去进行;二是要有敢于较真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要一查到底,找出原因,不能有难得糊途的思想;三是问责监督机制只能在条令条例的框架下运行,不能超出条令条例的范围;四是问责监督机制要能与时俱进,时刻适合形势的发展要求。

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培训。
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有,而是后天教育修养得来的,这是与世不争的事实。从而,为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就必须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责任心的教育与培训。
教育培训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思想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主人翁意识、工作热情、生活态度、社会形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员工敢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意识的教育培训,因为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真正承担起责任,才能真正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严格员工招聘选拔标准。
人们常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就充分说明了人与人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造就了不同的人才,这样人们的责任心也就参差不齐,高下不同。
为了保证公司的员工都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就要从源头上抓起,严把员工招聘选拔关,把责任心强的有志青年选拔到公司中来。并不能仅靠招聘人员的个人素质来选拔员工,而更要靠一套严格有序的制度来确保员工质量。

加强对员工的各种保障。
人有七情六欲,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是有需求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正是基于此提出来的。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比如,只有吃饱了,才有精力去干工作。从而才有可能具备事业心责任心。也就是说,要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就要大力加强对员工的各种保障,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其责任心。
加强对员工的保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是现时的保障,包括生活保障:衣、食、住、行等,学习保障:提升其综合能力,工作环境保障等。二是期望保障,也就是说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份希望是通过他努力工作能得到的,是公司给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