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克服坐飞机时的恐惧
有以下几种方法:
1.搞清楚引起恐惧的原因:
找出使你害怕的原因,发现让你焦虑的反应是如何引起的。当你焦虑水平还未升高时,找出触发原因,可以控制你的恐惧。
2.坐飞机前充实自己的知识
焦虑会在无知的时候产生,并伴随着“如果…会怎样?”的悲惨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有见识,“如果…会怎样?”的想法就会被事实真相所限制。尽可能的熟悉事实真相。它们不会消除你的焦虑,但会帮助你去控制它。
3.预期你的焦虑
预期性焦虑指我们预期恐惧时的焦虑。它通常是你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最强烈的焦虑,但它不能准确预测你在飞机上的感觉。它通常远远大于你实际经历的焦虑。
4.将恐惧与危险区分开
人们通常很难将焦虑与危险分开,因为你的身体对两者做出的反应是一样的。所以要明确你的恐惧只是焦虑,不是危险。告诉自己,焦虑会使你更容易产生可怕的想法。提醒自己,感到焦虑并不意味着你处于危险中。即使在感到强烈焦虑时,你也是安全的。
5.焦虑带来的直觉会误导
(1)焦虑会欺骗直觉:当你非常安全的时候,焦虑会让你误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在这些情况下,你的直觉总会让你去躲避,但如果你跟着这些直觉走,反而会加强你的焦虑。
(2)你可以战胜焦虑:一般来说,做焦虑试图引导你的相反的方向的事情。与焦虑告诉你的事情抗衡,但是接受焦虑带给你的不适。
6.消除飞行过程中颠簸造成的焦虑
要想在遇到气流撞击飞机时控制好焦虑,最好了解一些飞机构造。在现场,要专注于控制你的焦虑,不要考虑气流会如何结束或它可能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提醒自己,你是安全的。
7.告诉同行者如何帮助你
同行者需要知道什么使你害怕,以及怎么帮助你应付飞行中的焦虑。你需要做的是搞清楚焦虑触发因素,并向同行者提出有用的具体的帮助你的方法。
8.重视每一次飞行
暴露在恐惧中是克服恐惧症的有效方法。 每次飞行都为你提供了一个使你下一次更放松的机会。 你需要做的是重塑你的大脑,使其对造成你恐惧的起因变得不再那么敏感。
扩展资料:
如何克服恐惧
恐惧是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因此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恐惧的免疫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勇气。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一时就变得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付。
另外,平时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参考资料:
恐惧(心理活动状态)_百度百科
二、怎么克服害怕坐飞机
1、放松身心
心跳加速、微微出汗、手心潮湿,这些都是心情过于紧张的表现,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太极、瑜伽等运动排解。乘坐飞机时,可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等方式来减压放松。
2、提前“踩点”
一到机场就紧张怎么办?通常,人们对某种事物感到恐惧是源于不适应。同样,乘坐飞机次数越多、对机场越熟悉,“恐飞”症状也就越弱。因此,您可在出行前几天前往机场进行“踩点”,熟悉一下环境,预防乘机恐惧。
3、了解航空原理
有些人担心乘坐飞机会遭遇空难,但只要了解一些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学知识后就会知道,其实发生空难的概率极低。因此,建议大家乘机前先了解一些飞行知识,并相信飞行员们都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士。
4、咨询医生
“恐飞综合症”较严重人群可在出发前期咨询心理医生,学习稳定情绪、舒缓压力的方法。
5、模拟飞行训练
旅客们可以在机场“模拟飞行区”,其中感受真实的飞行并学习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扩展资料
不适合坐飞机的人:
1、心血管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高压超过180毫米汞柱,低压超过130毫米汞柱;重度心衰、心肌炎病后一个月内;30天内心绞痛频繁发作、严重心律失常;发生脑血管意外两周内;
6周内发生过心肌梗死,不论有无合并症,都不适宜乘飞机。心脏手术后的病人,在手术后3周内,即使是短程飞行也不适合,因为飞行的紧张和高空低氧,可能造成心脏负荷增加。
2、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波介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或呼吸节律不齐;脑部有炎症、肿瘤,或30天内做过脑疝手术;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颅内动脉瘤,上述患者理论上都不太适宜乘飞机。脑栓塞后的病人,最少要等3周才能飞。
3、消化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溃疡面很深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停止不足3周,最好不要飞行。消化内科主任张建国建议,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手术后10天以上才可以乘坐飞机,以免因高空中气体膨胀,胃肠道内的气体膨胀引起胃肠破裂。
4、几类手术后的患者:普外科主任医师饶本强提醒,头部手术、眼科手术、耳鼻喉手术、胃肠手术15天内;胸腹部手术后不足48小时;因脑炎、肿瘤、脑疝做过手术,不足30天,上述患者最好不要飞行,以免途中压力变化,使得闭合的伤口再次撕裂以及术区血管出血。
5、严重贫血者:血液内科主任董文川解释,高空中由于吸入氧分压降低,人体组织容易缺氧。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拟订的《航空旅行中的禁忌症》规定,对血色素低于6克/分升的患者,如果没有严密医学监护,严禁飞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旅行旺季必备!5招克服“恐飞”心理愉快出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九类患者不适合坐飞机
三、如何克服恐惧坐飞机的心理
首先认同飞机是安全的
民航飞机事故很少发生。一架喷气客机坠毁,在全世界都是重大新闻,所以做飞机绝对比汽车来的安全。
喷气客机其实非常安全。全世界每天有三百多万人坐飞机安全旅行。1998年,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共飞行1800万个喷气机航班,共运送约13亿人,而失事仅10次。
其次最好转移一下注意力,吃点口香糖,听一下音乐,然后说一下我比较喜欢的,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不在飞机上,而是再坐汽车,或者是我正坐在沙发上。
坐飞机次数多了,每次都不害怕了,每次都调节好了就没问题了,我在飞机上还要看文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