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片PPT · AI自动生成演示文稿,模板丰富、排版精美 讯飞智文 · 一键生成PPT和Word,高效应对学习与办公

---这是 张杰 的第27篇原创---

各位嘉宾,在场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得首先感谢一个人胡司令,因为胡司令有生以来虽然给我封了另外一个名号,知名自媒体人,这是我创业以来这半年我自己身份的一个变化,知名两个字直到今天才刚稍微有点体会,然后今天我带来的主题就是新连锁,和新连锁相关的内容。

其实我参加这次会对咱们整个会议的感受就是,伴随着这两年来,我们的内容越来越接地气了,用一位朋友的话说,我们越来越接近真相了。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一个创业者为什么开始写自媒体了?实际上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就在易快修这个项目上碰到了很多问题,自己当时有非常大的疑问,我就带着这些疑问去想,未来我们怎么去做?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到处看项目,到处想方向,然后也到处去找内容,发现我们行业里面,坦白一点就是说有价值的内容非常零散,自己无法直接找到一个答案。

在做这个事情的同时跟好多朋友在交流的同时,我就想与其这样,我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也许它非常不成熟,但是这代表着记录我的一个思考的旅程,没想到就这样一步一步坚持下来,做了半年的时间。

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然后从今年年初,我到现在写了不到30篇的文章,然后大概用了7个月时间,整个在我的微信号平台,有接近5千个咱们行业的好朋友、同仁,然后加到我这个微信上,让我这样一个从上学时期一直语文不太及格的人感到非常自豪。

所以我逐步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自媒体有一个定位,就是说我要做一个后市场里面有温度的自媒体。

当然,这半年来的收获非常大,获得了些许肯定,第一个代表了一种说法,说我是汽车后市场的一股清流,其实这里说我是清流,后面就有十个泥石流等着我。

第二句,这是行业的老前辈对我的评价,他说你是难得在后市场既能实干又能写的人,对我是过誉了,我知道真正去写自媒体自己也是这样去定位的,我不是一个媒体人出身,我更多的是把自己商业实践中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把它总结出来。

也作为行业的一种财富来沉淀下来,这就是我的初心,最初其实没有计划性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一篇文章PO上去,没想到越积越多,反而它成了一种动力或者说一种压力,反推着我按照计划。

现在每周去写,即使在出差和创业过程中非常痛苦的时候,每到周末,我非常焦虑,然后哪怕在火车上、飞机上都要拿出电脑来,把一周一篇的文章任务给完成,所以到那时候我就给自己这样一句话,你已提笔为刀,就得浴血奋战。

说一下主题,其实我半年一直在研究新连锁这个主题,这个是怎么来的呢?马云,他提出了新连锁这个概念,受他的启发,我们行业共识:新连锁已经到来了,这个连锁和过去时代的连锁一定有什么不一样,就像零售一样,过去零售业一直存在,那么在新时代下,零售业会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我们行业的连锁也会如此。

在新零售上有一个经典案例叫7-11,在我的文章中其实也和很多朋友在沟通这个问题,先说一下7-11的创造的零售的一个数据。

它的整体毛利率达到惊人的90%,净利率在20%,大家要清楚,作为零售业线下的巨头,沃尔马也只有两到三个点的净利率,然后他的库存周转达到了10天,毛利率在31%左右,它用8千名员工达到了100亿的净利润的产值。

他的人效几乎等同于阿里巴巴,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7-11做对了三件事,第一他是构建了一个共享型的工业链或者产业链,他把小型工厂、小夫妻老牌店以共享的形式把它整合起来。

第二个它完成了集中可共享的固定成本,然后这些固定成本有什么呢?

包括产品研发、采购、物流、IT和金融,把这些东西作为一个品牌方,把他聚集起来,把更多其他的方面用共享的形式来完成这个形式;

第三个是非常克制的盈利模式,我们都在想拼命地做生命都在想,我们如何赚钱,如何在哪个方面上去赚钱,不停地去想,他在这上面的克制,都在想我哪个地方不挣钱,不赚差价,不赚通道费,不赚广告费,不赚交易佣金,什么都不赚,到最后只和店面的利润有一个分成。

用这样克制的盈利模式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合作店面,共享型产业链上的合作方的极大的支持。

所以恰好在上个月阿里巴巴的首席战略官针对这种模式提出了一个概念,因为今天大家讲接地气的东西比较多,其实我在这个场合讲运营一些未来得东西可能不太实际,但是既然我已经有了新的身份,媒体人。这个黑锅,我就来背。

曾教授对这种模式最终总结了一个词汇叫S2B2C,大家不要深略中间的TO,要不然S和B合起来大家都懂的。

这种模式它是区别于过去的单纯一个产业链上的B2B或者B2C的模式,他来强调,可能在这个过度阶段,未来得终极目标是C2B,我们想实现共产主义,一定有一个漫长的社会主义的过程,这个国际主义就是会产生一个共享型的平台有这个平台去赋能给B,然后有这个平台和小B共同去服务C,这样的一个过度模式,他说在这样的新经济环境下,这个模式可能更符合现状。

我根据曾教授的模式,我自己总结了三点,然后放到我们行业做新连锁三把斧,第一个做这个行业可能又是一个反向论调,轻资产。

那么在轻和重的问题上,其实行业一直在争论,我所谓的轻资产并不代表我们不去做重的事情,其实我非常同意上午夏总的观点,在做轻的之前你一定有一个重度积累的过程,假如这个行业还没有人真正实现过用重的方式把整个模式跑通,那么一定有一个直营连锁的过程。

其实拿刚才的案例,7—11也是这样,他在最初在日本落地的时候,头500家也是用直营模式,当他把整个模式跑通,把共享型的产业链构建完成之后,他采取了更轻的共享型的模式来快速扩张。

在未来终极模式下,肯定是能够变轻的是左边这些,包括物流、仓储、门店、保险、车源、工厂、金融,我们可以想到共享的东西都可以放进来,真正做重,作为这样一个平台方,唯一不能舍弃的就是今天上午很多人在分享的,我们这个行业是一种服务型产生输出,一定是人员。

我来强调的是对于人员也会有分层,在这个平台里面最重要的人员,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企业的运营人员和店面的运营人员,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店面的运营其实是共享出去的,那么作为这个品牌方、平台方自营的这部分人员一定是来赋能和帮助这些共享型的店面去提升的这样一群人员,我通称为运营。

对应着运营,我们一定有个高效的手段,这个手段叫SAAS平台,这个SAAS平台这是区别于美国模式,其实在中国SAAS平台第三方没有一家,到目前没有一家成功案例。

其实全国最大的SAAS无非就是阿里,阿里自己做了一整套依附于他自己电商的SAAS系统,在我们新连锁体系下面,这个SAAS极有可能是平台方自己开发的,因为他的业务逻辑是既依赖于甲方自己的业务逻辑,而SAAS也是配合着他另外一块核心资产,他的运营人员产生优质互动,把整个行业的效率来提升这样一个概念。

第二把斧头是赋能,这是整个模式的核心,我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作为整个行业去提升,我用了一个比喻,叫海平面提升,通过海平面提升,我们大家其实都知道行业的数据,有牌照的店面40多万家,大家也都有一个共识,一定会淘汰大部分,这大部分的标准是怎么抬升呢?

怎么去区分到底哪些留下来,哪些会被淘汰掉,标准只有一个,是我们把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准和各种技能水准提升像海平面一样提升,该淘汰下去的自然在水下面,留在水上面的自然就会留下来。

整体赋能,平台方应该完成六方面的赋能,包括文化、金融、经营、物流、产品和互联网,在这里我用一个图来做了一个对比,这种共享型的模式和传统的加盟模式有什么差别,传统的加盟模式是这样,跟加盟方谈我要收钱,你要交一笔很高昂的加盟费,并且你要投入很多资源,你先去建店,然后大家也都能感受到绝大多数都是没了。

然后在共享型的体系里面,它整体就是赋能,帮助小B在这个平台上先去挣到钱,帮助他做优化,最终目的是让小B区别于其它的这种店面,能够更好地挣到钱,挣到钱活下来才是王道,他的盈利模式是在这个体系之外的,通过供应链、金融和保险之类的品类去挣钱。

第三把斧头叫授权,基于这样的共享型的体系,它的组织架构一定不是原来的垂直型、大树性质的一种管理结构,一定是授权的。

这里我用一个咱们国内的案例,这是做服装的,韩都衣舍的企业模式,他整个组织架构是以小组织,公司内部是一个一个的小组,并没有特别多的层级,有4、5个人组成的产品小组,这个产品小组类似一个内部创业结构,在这个结构下,所有的职能部门都是在辅助他,而这个小组委整体的产品,为整体的营收,为整体的利润去负责,像自然界的生态法则一样,可以就活下来,不可以重新打散,重新组合,该淘汰的就被淘汰掉。

在咱们行业,S2B2C平台,我做的大概的设想就是这个S一定是一个共享型的供应链平台,这个平台有刚才所说的6种赋能的工具去帮助各种各样的符合条件的小B然后让他们很好地活下来,这个区别于传统的S2B2C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左边这一条直通下来的线,从S直通C,这是整个模式里面最大的差别。

我可以举一个案例大家去思考,其实这个模式在原来PC时代已经有了,大家还记得吗?

在PC时代,电脑、CPU是什么品牌?英特尔,其实英特尔作为CPU的生产厂商,没必要把自己的品牌渗透到C端,但是英特尔做了一件事,所有的PC电脑上,他甚至自己去打电话,让所有的电脑用户都知道电脑里面应该有一个CPU,CPU的品牌应该叫英特尔。

其实这个模式有点像英特尔当年的打法,这种方式最佳的就是解决了原来的B2B2C里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S无论直接到达C,很多信息被小B刻意屏蔽了,整个组织的流转、信息的流转和反馈是非常低效的,在这种模式下,我的理解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一块。

最后我要说的,我们现在分享的内容和大家探索的方向已经越来越接近真相了,我对这个有一个比喻:这就像我们在开一个隧道,有的人在东边开,所谓的重模式,有的人在西边开,所谓的轻模式,大家这几年经过资本的催生是加快了这种迭代速度,然后大家各自往中间在走,现在中间连接点基本上这个平衡点。

大家其实已经找到了,但是过去的所有的试错,所有的验证对我们接下来的模式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未来来说,我们其实相当于找到了这个平衡点,可能对于各位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我14年进入这个行业,真正去了解深入这个行业去思考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行业水好深,他也绝对不是一个纯资本驱动的行业,在这个行业资本换不来资源,真正的资源才是真正驱动这个行业的有效性。

所以我用这一句话在最后分享给大家,在未来面前你我都还是孩子,我们保持初心,然后保持一颗创业的赤子之心,坚持下去,我们的新连锁时代马上就要到来,感谢大家!谢谢!

我是张杰,希望我的微信公众号,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汽车后市场有温度的声音。

张杰简介:壁虎汽车创始人。汽车后市场连续创业者,自媒体作者。欢迎各界汽车行业人士勾搭、交流、合作。

欢迎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后市场张杰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