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最近几天憔悴了不少,因为领导下周要到集团汇报工作,小安连续3晚加班给他做汇报PPT。改了一稿又一稿,领导就是不满意。

一开始,小安觉得,领导用PPT去汇报,美观最重要吧,所以PPT做得很是酷炫。本来以为能得到领导表扬,可领导却说中看不中用,一点儿重点都没有。

小安慌了,赶紧删图加字儿。谁知,领导又说字太多了啰嗦,显得他讲话没水平。连改了三天,小安的PPT还是没通过。

其实,工作PPT得不到领导认可,并不是做得不美观,而是没有发挥PPT真正的作用:传递有效信息。秦阳在《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一书中,专门提出了如何解决PPT逻辑表达的问题。

一、为什么职场人做PPT不容易达到领导满意?

每个职场人都有过给领导做PPT的机会,有的人凭借好的PPT能够升职加薪,有的人却抓不住机会,被领导认为能力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就在于你做PPT的时候没给自己做好定位。你不是领导的写手,只完成把WORD转化成PPT这个形式就可以了。而是应该站在PPT真正作用的角度上,把领导要表达的内容更完整、清晰地演示出来。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1.纠结于细节,没有大局观

领导安排你帮他做PPT,那你一定是基层的执行人员。通常负责执行的人,思维会局限在具体的事项上,比如图片是否美观,字体是否合适,页数是不是太多等等。

当然,这并没有错,做执行就是要关注细节。但是,也要分不同的任务。如果你是帮领导做汇报的PPT,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演示的目标。

如果你的第一目标是“这一页如何才能酷炫”,你总是抠细节,那么你的PPT可能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工作型PPT的第一要务就是沟通。

所以,即使你是一位执行者,也要有大局观,首先要明确做PPT的作用,而且内容的重要性大于形式。不管你做的有多酷炫,缺少了逻辑性的内容表达,领导是肯定不会满意的。

2.与领导沟通不到位

小安在给领导做PPT的时候,发现WORD里的有些内容,用PPT演示起来,逻辑上有点不通。可是她也不敢问,觉得可能是自己还没达到领导的层次,理解不了吧,于是就蒙着头做。

虽然,你负责把WORD转换成PPT,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只对PPT负责,而WORD里的内容与你无关。你是PPT的制作者,但同时你也是“听”领导汇报的第一个听众。不管你是什么样层级的员工,从工作汇报的角度来说,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听懂,才是一份有价值的汇报。

所以,那些文字是你做PPT的基础,有了泥土你才能做出雕塑。如果文字本身就逻辑不通,那你的PPT也一定不会出彩。

所以小安发现问题后,不应该自己蒙头做,而是要及时和领导沟通。过程中的及时沟通和调整,效率最高。那种盲目做完却一再返工、信息不对称的做法,是最不经济的。

3.对“美化PPT”有误解

一说起做PPT,通常会用“美化”这个词,很多人就觉得一定是“统一字体、突出标题、调整配色、图文并茂”。当你觉得这些统统都做好了,可为什么还不是领导想要的呢?

其实这些都没错,只不过,这是“美化PPT”的低阶版。美化的高阶做法是结构化思考+视觉化表达。

结构化思考,就是汇报型PPT的框架可以延续WORD文字的顺序,也可以为了更好地在现场吸引观众的目标,而构建新的框架。所以,这种美化是一种成长型思维,跳出原来的固定思维,从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

而视觉化表达,可以是把WORD中的数据置换成PPT中的图表,也可以把WORD中的某些事物及关系在PPT里用最匹配的象征物来比喻。

比如,小安看到领导想要表达三季度销售业绩下滑受市场趋势的影响,那么就可以用飞机和天气的关系来作比喻。目的是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受,让对方印象深刻,耐人寻味,从而对汇报感兴趣并且持续关注。

所以,想要美化PPT,就做的高级一点,才会是领导欣赏的东西。

《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中的说法很有意思,它说,你知道什么是PPT吗?PowerPoint,即是Power your Point。

所以,做PPT,一定要把观点表达出来,所有的工具、素材都是为内容来服务的,一定不能本末倒置。那如何才能做出逻辑清晰、表达有力的PPT呢?

二、如何做出真正有逻辑的PPT,让领导刮目相看?

我们常常讲“逻辑”,那PPT里用“一、二、三……”或者“1.1、1.2、1.3……”来演示,是不是就有逻辑了呢?不是的,这是人为地强行切换逻辑。

《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中说,好的PPT,是用一条主线将所有的内容串起来,即使没有“一、二、三”,别人也能理解到观点,这就是“逻辑”的力量。而PPT的演示逻辑,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用SCQA法则传递信息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广告语,比如,“今年送礼送什么?”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送礼还送脑白金”。

为什么人们听到这个问题,无意识地就能说出答案呢?其实,这句文案是使用了SCQA框架,让人们一下就记住了它。

  • S(情境):过节了
  • C(冲突):不让送礼
  • Q(疑问):那送什么呢
  • A(答案):脑白金

小安在做PPT的时候,如果想要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听众,那就可以用SCQA法则来梳理内容逻辑。比如,小安的领导是要去集团汇报上个月营销工作总结。会做工作汇报的人都知道,总结绝不仅仅是总结,而是通过和领导的沟通争取各种资源。

上个月业绩完成得一般,小安的领导希望通过这次汇报突出信心,争取集团信任和资源,所以PPT就要传递出这层目标。

通过这样的框架梳理,小安的PPT目标非常明确,想要传递的信息直入人心,让领导眼前一亮。

2.用FABE法则发表观点

小安的领导希望得到集团支持,增加分销渠道商、上调分销佣金来推动新产品的销售。信息是传递出去了,可是集团会不会同意呢?那么PPT就还需要在发表观点时具备说服力。

想要说服别人,就要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使用F(属性)A(作用)B(益处)E(证据)法则可以让表达火力十足。这条法则的要点就是仅仅围绕受众的需求,根据你想说服的人,他的需求,对他的好处,证明给他看,他才会信服。

小安在梳理PPT内容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显然,集团最关心的,还是最终的销售业绩,以及花小钱办大事儿。只要能满足他的需求,他是会同意的。用这样的PPT汇报,小安的领导也会得到集团的认可。

3.用AIDA法则号召行动

当PPT向集团传递出了有效的信息,也说服了他给予资源,那么最后一步就是要再给他一针强心剂,让他赶快决策,下发命令,小安的领导就可以实施起来了。最后这一步要用的就是AIDA法则。

  • A(注意):是否有直观痛点、突出成果、猎奇悬念?
  • I(兴趣):说出听众的困惑,使听众产生代入感,激发听众的期待感
  • D(欲望):用反问加强,用结果激发,用画面刺激
  • A(行动):如何实现?怎么操作?几个步骤?

小安在PPT内容的表达中始终牢牢抓住这几点,思路梳理地非常清晰。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容梳理,PPT的真正作用就发挥出来了,除了有颜值,小安更给它赋予了内涵。领导去集团汇报也非常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结语

在职场中,帮领导做PPT,是一项必备技能。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做个漂亮的演示稿吗?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你只是个执行者,但是你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构思整个汇报的逻辑框架,还要和领导及时沟通,熟悉他讲话的风格和常用的语言,对他想表达的观点理解到位,你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领导满意的PPT。

《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一书中,提出了SCQA、FABE、AIDA三项法则,分别从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号召行动三个方面帮助PPT达到汇报目标。千万不要小看PPT,它不单单是个做汇报的工具,更是架起你和领导之间沟通的桥梁,用好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