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分享了JSA作业风险分析,那应该从哪些角度引导和启发员工进行安全分析呢?本篇将分享一个思路和浅见。

那还是很多年前,有机会到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参加了一场杜邦公司组织的安全能力培训,杜邦安全培训讲师分享这则PPPT的安全风险分析法。

唯一一张美国时的照片

PPPT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也就是作业中的四个核心要素。

1.P:Person (人员),就是作业的员工,也可以延申为人员的资质资格等。

2.P:Position(位置),指代作业的地点区域,包含作业的环境等等。

3.P:Procedure(程序),指作业的流程及方法。

4.T:Tool(工具),指使用的工载器具。

运用这四个要素可以简单明了的给员工讲述安全风险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发动全体作业人员参与,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的点,下面我们用汽车换轮胎的案例来分析。

汽车更换轮胎案例

1.P人员,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操作,如果不合适会不会导致产生风险?什么样的人有能力进行?比如:特殊情况,女人,小孩是否合适?是否需要特殊的资质和要求?。

2.P位置,车辆停放的位置会不会影响操作的安全性?人员操作的位置会不会影响操作的安全性?轮胎放置的方式及位置会不会有风险?等等

3.P程序,更换轮胎的作业流程有哪些有风险的步骤?有哪些重要的风险点?从停车、检查、准备、卸轮胎、装轮胎等步骤进行分析,剖析每一项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从搬运、安装等作业入手。如果是生产中的固定作业流程,可以进行多个轮次的风险分析,逐步完善。

4.T工具,更换轮胎需要什么标准的工具才能进行?如果不使用这样的工具会导致什么样的风险?总计需要多少种工具?工具检查是否合格?

将PPPT的思路运用到JSA分析中去,用问题引导分析思路,得出更多的可能风险,并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管控。经过一段的时间积累就可以更加完善安全风险分析的经验和流程。

本篇就分享到这里,上次挖的坑一定要填上,下篇分享后退5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