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些文章,主要为即将毕业很快进入职场的新人而说的,有的道理很浅显,但有感于过往有人不能“拐过弯来”而成为认识误区,影响工作,所以就啰嗦说一说。

大厂的基层或中层员工似乎对PPT的抱怨很多,甚至在办公室打工人的讨论中,“PPT造***”都成了绝对的贬义说法,也就对PPT有妖魔化的看法。当然,不止大厂有PPT,和大厂打交道的小公司,或者有些规模虽然小但志向远大的公司,也有PPT使用的偏好和习惯。

我个人的看法是PPT是被冤枉,它只是一种工具,不掌握的话在工作中会造成不便,如果滥用当然也未必好事。

PPT可以说是一种语言,一种在工作汇报、商业策划、产品推介、企业宣传、项目竞标、管理咨询、教育培训、技术知识整理等等方面都广泛发挥作用的“语言”。试想一下,上面这些活动,都不像建筑设计、机械图纸或者电路图那样有成系统的工程语言(图纸),那么用其他一种常用、共通、易懂的方式去归纳、表达、展示和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合适的信息传递工具和方式了。我们可以公认图纸是一种工程语言,没有人去抱怨什么,即使汽车厂、模具厂里有很多人天天画、看3D数据,都看花眼了,也不多说什么。所以,如果也轮到把PPT看作为一种“工作语言”,可能就没那么多的议论或反对声音了。

我看过一些做得不错的PPT,都有一些特征:

  • 漂不漂亮先不说,但是至少版面看得比较顺眼,可能这也算是UI(用户界面)做得好的表现;
  • 文字不会太多,但是也不至于只有几个词或一两句话,在秉承简单原则情况下,只是看PPT内容就能清楚明白;
  • 逻辑性一般比较强,能引导你顺着作者的思路,去了解信息和考虑问题;
  • 基本数据提供到位,给了关键数字,并有恰当的呈现形式(表或图等);
  • 最关键的是,报告观点、结论或提案清晰,而且明确提供了判断的依据。

等等。

或许我还没有看过顶尖层次的PPT,不知道最优秀的PPT可以好到什么程度,但是我觉得对于一般职场人员来说,能做到上面几点就相当够用了。

其实我还看过很多用Excel做成的报告资料(包括课题报告、规划书、设计方法等等),也非常严谨、具体、美观、实用甚至有趣,还附了计算公式,长篇的报告分成了多个工作表,恰当地提供了链接,非常不错,我真心佩服那些作者。PPT是一种线性呈现方式,很少跳转;而Excel则既可以做成线性,也可以做成矩阵式的表达,很方便、有用。另外,使用Word文档做的好报告不是没有,但我看到的比较少。

建一栋大楼,或设计一台机器,画设计图、审核图纸和搬砖(或打螺钉)的人都重要,我们不会嫌建筑或机械制图过于繁琐,还要照顾规范、清晰、美观等要求。对于商业或技术活动中,使用PPT或Excel去做资料报告,似乎也不太应该受到歧视。

现实工作或生活中,可能一开始自己不觉得什么,但是后来发现,有的人不是说报告能力强弱,而是一件事情口头说清楚的能力,也是有参差的。这点,甚至和TA本人受教育的程度并非直接相关。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做得好,但说之前,至少自己要想一想怎么去组织一下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所以PPT恐怕无罪,只是看你怎么使用它而已,是否适合在工作中使用,以及是否过度使用,我们重点考虑结论观点、逻辑思维、表达呈现、数据佐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