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普论文怎么写
科普论文写法如下:
它必须具备“三性”。
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目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
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学术论文与科技论文的区别: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人文艺术研究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的总结文章。
性质不同。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
二、科普的文章怎么写
科普的文章写作方法:科普作品不同于其它科技论文,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入入胜。有些事物和道理比较抽象、深奥,读者不易理解。作者这时就可以找出一些与表现对象相类或相对的、比较浅显、具体、为读者熟悉的比衬对象,这样就容易理解多了。
科普文章如下: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一顿好而健康的早餐会使你精力充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工作当中。
什么样的早餐才是最好的?首先它不应含有添加剂和人工合成成分,不含糖和防腐剂。谷物和牛奶就是最好的天然食材。它们能给你提供营养丰富的蛋白质,铁,钙,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
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早餐。以小米,红豆,绿豆和坚果仁熬制的早餐就可以满足人们对糖类,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需求。再配一个鸡蛋一个包子或者烧饼成为早餐的绝佳搭配。有人喜欢吃菜角和油条,这些含高脂肪的食物不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食用油在高温下反复使用,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有致癌的危险。做油条使用的明矾或者泡打粉含在铝离子,会使人智力下降和细胞老化,使衰老加快。
早上喝杯牛奶对儿童来说很重要,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乳蛋白,可促进骨骼生长和智力发育。豆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可延缓衰老作用,尤其是对女士很重要,因为大豆异黄酮是天然雌激素,可以使女士永葆青春靓丽。儿童喝豆浆和吃油条过多不是太好,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性早熟。
早餐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那种不吃晚餐或者胡乱吃点东西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合理健康的早餐搭配是我们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前提条件。让我们一起对早餐有所重视吧。
三、科普文章怎么写呀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讨论的主题,最好是你自己就有兴趣的。主题非常重要,你选的主题可能决定了你这篇文章的受众到底大不大。如果你想要原创,可以选择那些没人写过的主题;而且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圈粉或者推广,最好选择受众比较大的主题。
例如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表情机器人的意义,这个主题虽然没人写过,但相对来说比较冷门。
会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主要是对机器人比较有兴趣的。主题冷门也就导致这个文章的浏览量比较低。一些大众化的题目,例如夏天为什么比冬天冷,这种问题受众更大。同时作为作者,其实很需要在受众和自己想讨论的问题之间权衡。
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
其实是写作培训的一种,猫妈不是教社科的,所以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猫妈是教如何搜集和运用各种资源和资料。同学们会发现猫妈的教材中社科资料一直都是比较短的,不像虚构类故事有冗长的情节,但是猫妈对于写作的要求一点都不低。
所以必须有额外资料进行补充。美国学校对于学生课外查找资料的能力非常看重,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上网查资料,一查2个小时,什么都没找到,也不知道在干嘛。其实就是因为很多孩子找不到,所以渐渐没有耐心,就被网上的其他东西给吸引过去了。
之前进行读后感练习,很多同学会把故事中的情节拿出来,写着写着越写越多,因为不知道如何进行删减。渐渐地,学会了多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就是进步。
但是现在讲到科学常识了,很多同学又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想法添加进去,比如不畏艰难啊,永不放弃啊,团队精神啊,这些都不是科学常识,所以很容易出笑话。所以还是需要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