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正确处理呛奶的方法


1、轻微呛奶处理方法:如果是轻微呛奶,婴儿会自己调适吸入和吞咽,一般不会吸入呼吸道,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和脸色就可以了。如果婴儿吐奶量多,应立即将婴儿的脸转向一侧,以免向后流入呼吸道。然后,用干净的手帕绕在手指上,伸入婴儿口腔,将奶水等残渣清理出来,最后,用棉签帮婴儿清理鼻孔。
2、呛奶窒息处理方法:如果出现严重的呛奶,出现婴儿无法呼吸的情况,家长应立即抢救。
3、确保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宝宝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等宝宝很饿了才喂。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宜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4、速度控制: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速。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二、宝宝呛奶了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1、轻度呛奶:宝宝呛奶后咳嗽;嘴角和鼻腔有奶水;宝宝面色正常,没有变红发绀。处理:
①立刻把宝宝放置成俯卧位或侧卧位,脸朝向同一侧,以免奶水继续流入气管。
②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宝宝背部,让奶水流出。
③同时清理宝宝的口腔和鼻腔。
2、重度呛奶:宝宝呛奶后咳嗽;嘴角和鼻腔有奶水;面色变红发绀;哭声差或哭不出声;呼吸困难。处理:
①立刻将宝宝呈头低脚高的姿势45°~60°倾斜放在大腿上。
②稍微用力拍打宝宝背部,让奶水流出。
③同时手指缠绕上干净的纱布,准备好细棉棒,清理宝宝口腔和鼻腔里的奶块。
④清理干净口腔鼻腔后,搓宝宝后背或弹宝宝的脚底板,刺激宝宝啼哭,促使气道畅通。

注意:如果宝宝仍然面色发绀、哭声差、咳嗽不止或呼吸困难,立刻带宝宝去正规医院就诊。


三、呛奶的正确处理方法你会吗


婴儿经常会出现呛奶现象。有些妈妈,看见宝宝呛奶会手忙脚乱,这样的后果是不能令宝宝舒服一点,而且严重时宝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本文综合宝宝呛奶处理的急救方法,爸爸妈妈要细心的留意了!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新生儿呛奶家庭紧急救护
1、就地出招:因为严重窒息,完全不能呼吸,婴儿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家长只能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2、体位引流:如果宝宝饱腹呕吐发生窒息,应将平躺宝宝脸侧向一边或侧卧,以免吐奶流入咽喉及气管;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引流出来。

3、清除口咽异物:如果妈妈有自动吸乳器,立即开动,只用其软管,插入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没有抽吸装置,妈妈可用手指缠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4、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

5、辅助呼气:重点是呼气,带有喷射力量。方法是抢救者用双手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使窒息缓解。

如何预防新生儿呛奶?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