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总有不幸事情发生,你可努力不让自己烦恼。

最近垃圾分类引起人们的热议,这让不少人觉得有些头疼,甚至还有人因此接起了“代扔垃圾”的生意。然而,虽然垃圾分类会给人们增加一些短暂的烦恼,但从长久来看,这是一件造福千秋万代的好事。就像,处理好负面情绪这件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情绪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不管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职场中,只要处在人与人构成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总是不免会被他人带来的负面情绪所影响,以至于出现愤怒、焦躁、抑郁等情绪反应。比如,当你忙了一天工作下班回到家时,发现孩子把衣服、鞋子、袜子、篮球到处乱扔;当你在跟同事共同负责一个项目,而对方总是掉链子的时候,像类似这些情况之下,我们的情绪常常无法控制住。而像这样的情绪常常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经常性的失眠、神经衰弱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应,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里有你想要的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鼻祖阿尔伯特·埃利斯。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埃利斯是超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里,埃利斯分析了情绪过激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技巧,来帮助我们如何防止他人引起我们自己的情绪爆发,从而做情绪的主人。

--------

思维方式是情绪的关键

ABC理论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了解如何应对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操控我们的情绪?

要想知道原因,你需要了解一下本书中提到的“ABC理论”——这也是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A”代表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也就是诱发我们不良情绪的具体事件,比如你的做方案被老板否了,孩子打碎了你新买的茶具等等;“B”代表你遇到具体事件时的看法、评价、态度(Beliefs);“C”是后果(Consequences),也就是你对诱发性事件的反应所造成的后果。

而在“ABC理论”这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B,也就是说,在遇到让你产生诸如烦躁、抑郁、愤怒等情绪的事情时,你对此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会有怎样的后果。比如在拥挤的马路上你遇到了堵车的情况,这时如果你开口大骂并无法解决塞车的情况,如果此刻听点舒缓的音乐,或许能环节你焦躁的心情,同时 还能享受到美妙的音乐。

常见的消极思维方式

我们刚刚提到,掌控情绪的关键,在于“ABC理论”中的B——对一件事的思维方式。常见的消极思维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凡事往坏处想。“万一告诉他这件事,他讨厌我怎么办”,“跟老板提意见,老板把我炒掉怎么办”,“对孩子严厉一点孩子跟我不亲近怎么办”……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往往谨慎小心,但又担忧过度,总是心神不宁。

第二种,凡事都讲究应该怎么做。“我应该这样做,才会收到完美的效果”“我应该拿到第一”……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常常对自己过分苛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遇到事情不按照自己期待的结果出现,很有可能会崩溃。

第三种,是凡事给自己找理由(借口)。“项目搞砸是同事的错”,“孩子成绩差是老师的错”……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得到情绪的缓解,但长此以往,可能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调整思维方式,找到更好的选择

要想真正摆脱坏情绪,调整思维方式是关键,把“万一……”“应该……”以及出了问题后找借口的思维方式转换成“我怎样做会更好一些”。

比方说,公司准备派你给目标客户用PPT的形式介绍公司的产品和公司的情况,你的演讲可能决定了这位目标客户是否会与你所在的公司达成合作。对此,你自然深感压力。但这时,你不应该去想“万一搞砸了怎么办”,以及用高度紧张的思维强迫自己去做好这场演讲,带着这样的情绪做演讲,或许你更影响你的发挥。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方式如果转换成“我怎样做会更好一些”,效果可能大不一样。在演讲开始前的时间你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前深呼吸、放松你的思想和精神,回想自己以前做过的类似的成功案例,调动正能量——你用这样的思想,以及相关的实际行动来对待这次演讲,成功的概率反而会更大一些。

----------------

让这种正向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习惯,少不了大量的练习,有三个步骤,可以帮助你应对消极情绪。

三个步骤,赶走坏情绪

第一步:分析自己的情绪,如果对方带给你不良情绪,那么你要分辨清楚,你的反应是否是应当的,是否有所过度;第二步,冷静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自己理性应对消极情绪,而不是心急火燎地爆发;第三步,采用更好的方法来代替非理性思考方式。

在这里,我们分别举两个例子:职场中,家庭中,来看看如何运用这三个步骤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方说,你在职场中遇到了这样的事:上司交给给你和同事一个项目,要求你们共同完成。然而这个同事却总是偷懒,把所有的事都扔给了你,你一方面不得不按上司指定的日期内完成任务,但同时你又满肚子的气。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运用前面的四个步骤来调整情绪。首先,分析自己的情绪,同事的这种懒惰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怒火,你由此生气属于正常反应,但如果你跟他大吵一架,甚至说了一些攻击对方的话,那么就是过激反应了;第二步,想一下自己当下的消极反应能否解决问题:我这样冲他发火有用吗;第三步,寻找更理性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给他分配一些人物,让他在特定时间内给出你相关资料,也可以跟他好好聊一下,让他意识到如果这个任务完成的不好,上司会给予怎样的处罚,对以后的职场生涯有何影响。这样一来,在免去情绪爆发,伤神费力的同时,还能减轻你的工作压力,让对方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任务。

在家庭中,比如你下班后回家,发现门口又是孩子放得东倒西歪的鞋子,衣服也乱扔在一边。这时候,你可以这样运用三个步骤来化解你的消极情绪:

首先,忙了一天后发现回到家里孩子又把家里弄得很乱,心里生气是自然而然的情绪,但如果这时候打骂孩子一顿,甚至动手打孩子,就是情绪过度了;第二步,想想是否自己也有问题,是不是因为平时对孩子关心不足、教育不够,以至于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第三步,你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缓解和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比如,和孩子坐下来谈一谈最近学校遇到的事情,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后再给孩子立一些规矩,让孩子养成规整东西的习惯,这不仅避免了一场你与孩子间的争吵,而且还增进了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还帮助孩子培养了良好的习惯,一举三得。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无法避免因为一些意料状况而造成自己情绪不良,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步骤来做到掌控自己的情绪。不管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当知道,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我们的情绪出现波动是很正常的,我们无需忽视这些问题,假装视而不见,这也并不是本书作者的初衷。我们要做的是去正视,然后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应对坏情绪,让它不至于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海伦·凯勒曾说:“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身后。”当他人带给我们坏情绪时,希望我们也可以积极面对,并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去改善消极情绪,避免做情绪的提线木偶,从而获得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