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晚上8点,终于把总共20张 PPT 的作业发出去了。我这边刚刚要抬脚走人,马上接到技改工程师电脑回复,提了一些建议,跟我讲了三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有两种选择;

第一,假装没有看见消息,正常下班。第二,听从建议,改好再下班。

选第一种就意味着不用改了,因为这个 PPT 第二天一上班就用,第二天改根本来不及。选第二种就意味着继续加班。

因为牵扯到项目评价,所以尽管心里嫌工程师事多,还是按照建议,加班改完了,再次发给他已经是深夜11点了。

没想到消息秒回,发了两个字,很棒。

心里没感觉到很有成就感,反而有点窝火加班到这么晚。

没想到,第二天的项目汇报会上,我被狠狠的表扬了一番,说是态度端正,数据清晰,计划明确等等

突然间心里就很有感触,感觉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生活中的很多你以为的坏事情,其实是来渡你的,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悟到,做到。悟到了做到了你会找到改善的地方从而让自己更加优秀;悟不到做不到它就仅仅是一件给你带来坏心情的坏事而已。

如果我选了第一种,无视建议早早的下班了,那么就不会有更改 PPT 过程中的收获和第二天的被表扬。工程师的建议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事 B 让我加班的烦心事而已。

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建议和要求,对你的指责和批评,其实本质来讲都是我们做的不够优秀,别人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去改善,去优秀。而不是用这些要求去让我们生气和反驳。很不幸的是,我们又有多少时候能真正的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呢?我们是不是要按照别人的建议做一下改善呢?我们往往过分夸大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用不懂或者是怕麻烦来拒绝别人的建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会很安逸,坏处就是你拒绝了更加优秀的可能。

家长批评孩子看手机,目的是想让孩子集中精力搞学业,孩子却赌气跳了楼﹣

诸如类似的新闻不在少数吧,我们在惋惜孩子不懂事之外,是否想过,面对一些不顺,我们是否正是那个出现了理解偏差而选择赌气跳楼的孩子?

生活中的苦难诚如家长善意的批评,目的是让我们不断的在改变自己坏习惯解决困难的的过程中越来越成熟,作为孩子的你我,是否有悟性去接纳生活这个大家长的善意的考验呢?

分享 收藏 编辑 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