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

1、复习上一节课关于字体的格式设置

2、展示本节课作业效果图,分析要点

二、新课

一)、段落的排版

整个段落的外观、包括段缩进、对齐、行间距、段间距等。

操作规律:将插入点放入段落中;若是多个段落,先选定这几个段落再操作。

一、引入

1、复习上一节课关于字体的格式设置

2、展示本节课作业效果图,分析要点

二、新课

一)、段落的排版

整个段落的外观、包括段缩进、对齐、行间距、段间距等。

操作规律:将插入点放入段落中;若是多个段落,先选定这几个段落再操作。

1、文本的对齐: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

可用工具栏或“格式”-段落

2、文本的缩进:可使用“格式栏”、“标尺”、“段落对话框”。最快的是使用“标尺”。

使用标尺:最快的缩进方法。有四个缩进标记。

3、段落间距

段前段后距离:段落之间相隔位置

行距:段内行与行之间的距离

二)、边框和底纹

格式”-边框和底纹

“边框”标签:设置边框、线型、颜色、宽度、预览。在预览框可单击某边改变该边的框线设置。

“底纹”标签:设置选定文本的背景色,底纹的样式,填充点的颜色。

三)、项目符号和编号

(1)自动创建项目符号和编号:

“工具”-自动更正-“键入时自动套用格式”标签进行相应的设置。

(2)添加编号:

“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编号”标签,选择自己喜欢的编号,也可自定义。

(3)添加项目符号:

项目符号与编号最大的不同是:前者为一连续的数字或字符,而后者都使用相同的符号。

(4)多级列表:多级列表可以清晰地表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