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后方链接免费下载本文word文件
电脑端手机端「链接」
施工准备机具器械
混凝土墙柱浇筑时,从下往上采用人工敲击模板,锤击间距200mm,边浇筑边锤击,有效控制表面气泡、蜂窝、麻面产生。
混凝土墙柱浇筑
墙柱超过2m,必须采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分层浇筑完成,严禁一次浇筑。
两次或两次以分层浇筑
墙柱边混凝土收面标高、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墙柱边混凝土收面
墙柱混凝土凿毛,表面凿毛面积≥70%。
墙柱混凝土凿毛
墙柱单侧或两侧为吊模时,在阴角根部的位置增加钢丝网可有效防治烂根现象。
墙柱在支模前采用海绵垫做微调(只适用于平整度在5mm以内)。
墙柱支模前调整
墙在降板位置单侧为吊模时,模板、木方下到底部,利用钢管对撑顶紧。
墙降板
外墙模板支设前在上下层模板之间粘贴双面胶,防止出现漏浆。
外墙模板支设
楼板降板处,墙、柱支模前采用模板垫平后再支模。
楼板降板处
梁柱交接处钢筋过密时,绑扎时应留置振捣孔。
梁柱交接留置振捣孔
模板表面严禁出现无用的孔洞(模板多余螺杆洞未封堵,混凝土浇筑时孔洞漏浆造成墙体表面观感质量差),不允许使用。
模板封堵
柱砼标号高于梁标号时,梁距柱边500mm处加设钢丝网(该区域混凝土标号砼墙柱)。
柱砼标号
模板表面缝宽≥1.5mm,采用胶带粘贴,避免漏浆。
模板表面
钢筋三角架,浇筑时配合刮尺使用,控制楼板厚度、平整度。在混凝土收平后可取出,间距≤1.8m。
钢筋三角架
斜屋面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应垂直于放坡方向,沿浇筑方向每隔1m设置一道钢丝网,规格10*10*0.5mm(采用细石混凝土,细石与1~3石的比例为:7:3)。
斜屋面混凝土的浇筑
楼板浇筑前采用铁锹初步平整。
楼板浇筑前准备
采用2.5m铝合金刮尺刮平。
铝合金刮尺刮平
采用扫平仪或水准仪进行收面控制。
收面控制
面层采用收面机,收面机无法操作位置人工铁板收面。
收面机
地面有二次装修时,做拉毛处理,不得采用扫帚扫毛;装修材料为胶粘贴平整度≤3mm,装修材料为砂浆粘贴平整度≤5mm。
二次装修拉毛处理
屋面、地下室顶板或无装修层地面采用收光机做收光(不少于2次)。
收光机做收光
楼板面层水平度、平整度和楼板底部水平度超过2cm,凿除重新施工。
楼板面层
采用定制钢架作为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阶段的通道、泵管架设专业工具。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作为板厚控制,浇筑完成后取出(材料规格采用方钢30*30*3方钢加Φ12钢筋,现场制作)。
定制钢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楼板达到1.2MPa后才允许上人(12小时左右,行走不留脚印),每平方荷载不超过150kg。
混凝土浇筑完成
楼板后浇带二次支模前,砼底板处粘双面胶或海绵,模板与砼搭接宽度≤200mm,立杆放置在交接处的底部。
立杆
楼板后浇带采用模板做锯齿形(支撑条控制小于500mm)。
楼板后浇带
底板、墙后浇带采用快易收口网的做法,钢筋支撑间距500mm。
底板、墙后浇带
墙后浇带两侧采用双面胶或海绵,两侧利用原有螺杆锁边。
墙后浇带
雨季施工,浇筑后采用塑料薄膜或三彩布遮盖。
雨季施工浇筑
地下室施工时,每个承台底部要预留小型集水井,浇筑时明水及时利用水泵抽走。
地下室施工
柱墙采用薄膜包裹养护。
柱墙薄膜包裹养护
刷或喷养护剂养护
混凝土泵管、布料机不得直接搁置在钢筋上,采用支架架空。
混凝土泵管、布料机支架架空
布料机、泵管底座采用铁板、钢管现场制作加工。
布料机、泵管底座
布料机底部加强处理,木楞间距200mm,立杆间距600mm。
布料机底部加强处理
夏季混凝施工时,为更好控制混凝土入管温度,泵管采用麻袋覆盖。
泵管麻袋覆盖
现场建立养护室,养护室器具:温度计、湿度计、天平寸、试块模具、养护记录表。
养护室
同条件试块放置在楼层设定位置,采用钢筋笼放置。
同条件试块
拆模后三天内将实测值标注在墙体上,施工单位用白色粉笔、监理用蓝色、项目部用红色。
实测值标注
统一在楼梯通道口位置墙体上标明该层浇筑时间、拆模时间、养护方式等信息。
墙体标准
混凝土浇筑前,底层垃圾、材料归堆,清扫干净,浇筑完成后用水将落地的水泥浆、混凝土冲洗干净。
工完场清
泵管清理干净堆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堆放在外架、楼梯口、通道口、洞口、电梯井架体等危险位置)。
泵管清理堆放
模板拆除后楼层清理干净,管线位置采用木盒保护。
模板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