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自弯臂造型路灯
新民西街的中杆灯
新民西街双臂低杆灯
新民西街的多杆合一路灯
新疆晨报讯(记者 张冬梅)近日,首府靓化工程中的路灯提升改造项目相继完工,其中亮相的新型路灯更多的融入了智慧元素和便民服务功能。
11月8日, 新疆晨报记者从水区市政市容管理局了解到,在水区靓化工程中,路灯改造提升项目主要集中在新民西街、新兴街、犁华街三条道路,共安装70余基新型路灯,这些路灯更多的融入了智慧元素。
新疆晨报记者在新民西街看到,亮相的新型路灯类型分为中杆灯、双臂低杆灯、多杆合一灯,全部采用灰色的镀锌钢管材质。
水区靓化工程新民路片区现场负责人郭文介绍说,已经开始使用的双臂低杆灯高10米,共有两个灯头,全部都采用高品质的LED灯,一个灯头主要照亮机动车道,另外一个则用于夜间人行道的照亮,更加便民。
“以前使用的路灯基本都是单臂式路灯,只有一个灯头,主要照射机动车道,而没有顾及人行道的照亮问题。”郭文说。
14米的中杆灯以前是60度投光,现在则是360度无死角投光,LED光源由8盏小灯组成。这种类型的灯除了照亮以外,还有其他功能,因为上面还设计安装有LED电子显示屏,与后台数据连接后可显示天气预报、公益提示等内容。不仅如此,还内置免费WiFi,融入了智慧城市元素。
另外一种类型的路灯则是多杆合一路灯,这种路灯的功能更多,除了照亮以外,还能安装监控设备,集多种功能为一身,1吨重的灯杆也增加了抗风压能力。
“这三种类型的LED灯,看上去都比以前的灯要小,但是光度却并不比以前的差,都是可调节光度,而且使用寿命至少在10年至15年。”这位负责人说。
新疆晨报记者从乌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局)获悉,从今年8月起,首府靓化工程分成两个批次开始施工,年内50条靓化街道中将完成45条街道的整治工作。
据首府“穿靴戴帽换衣服”靓化工程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目前已完成靓化工程总任务量的80%,各区靓化道路中已经新安装路灯近800基。各区通过改造可接入无线WiFi、道路查询、智能引导等12项智能功能的路灯,首次将智慧街区的元素加入到了街道改造中。
智慧灯:节能、智慧
天山区靓化工程改造中,新安装的路灯共有2种类型,其中,作为乌鲁木齐市靓化工程“标杆”的天山区建设路、民主路及人民电影院示范街工程,示范街蓝本来自于天津的五大道,坚持靓化效果与便民利民最大化原则。
建设路示范街改造中的路灯采用了新型的单臂路灯,12米高的路灯杆采用的是防腐蚀的镀锌材料,所有灯具为节能、柔和的LED灯,灯头采用暖色调,使夜晚显得更加温馨。其中一个灯头亮度较高,用于照亮机动车道,而另外一个灯头采用暖色调,则用于人行道照亮。
最重要的是,这些路灯也融入了智慧元素,这些智慧路灯带有12个智能接口,有内置免费WiFi,还加入了联动报警及智能监控功能,这样的路灯在建设路、民主路及人民电影院示范街工程中,共安装了157基。
除了示范街以外,天山区幸福路将以前的单臂灯更换为双臂灯,54基路灯更加便民。
长江路自弯臂造型路灯
长江路自弯臂造型路灯
便民灯:简洁、明亮
沙区在靓化改造中,路灯则更多的体现了便民服务功能。
据沙区公共照明管理维护管理所副所长范宏新介绍说,今年沙区亮化工程改造中,涉及路灯改造提升的主要集中在长江路、黄河路、炉院街三条道路,更换安装路灯150基,路灯全部采用新材料、新路灯杆、新线缆。
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检修更加便捷,路灯灯杆全部采用简洁、明亮的自弯臂造型路灯,突出实用性以及便民服务性。
目前这三条道路的路灯改造已经全部完工,长江路已经投入使用,黄河路、炉院街路灯即将相继投入使用。
高新区(新市区)景观灯
经开区防叶造型景观灯
经开区直杆灯
景观灯:新颖、美观
在靓化工程改造中,新安装的路灯中除了融入智慧、便民元素以外,还有一些路灯在便民服务的同时,则更加突出景观效应。
据高新区(新市区)靓化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王峰介绍,高新区(新市区)对江苏东路上的路灯进行了改造,主要以单臂高杆灯和双头景观灯为主,共有160多基灯杆。其中,双头景观灯高为3.5米至4米,单臂高杆灯高10米。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路灯改造则主要集中在中亚南、北路;中枢南路,共有200余基,路灯类型主要以景观灯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靓化工程工程师程学斌介绍说,这些景观灯高度为2.5米,全部采用雷士照明、飞利浦等高品质材料,使用寿命会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