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董事、监事及各领导:

下午好,下面由我来做述职报告。我的述职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如何帮助员工成长;

第二部分,是引领团队走出财务管理的六个误区;

第三部分,简单汇报一下2022年的财务管理规划。

  • 第一部分 帮助员工成长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员工是否追随企业,取决于两个“QIAN” 途:一个是钱多钱少、一个是发展的前景。

钱的多少,受多方因素的制约,而我个人所能把控的就是尽我所能培养下属、助力她们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乐于学习,不惧分享,不求回报,希望下属能站在我的肩膀上,目光所及,能更高更远。

在我的感染下,财务团队的学习热情高。我还要求大家“学、悟、用”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我引领员工,通过复盘、总结与调整来积累经验。

如,2021年我举行了《无需发票可以税前扣除的13种情形》、《如何不踩个税的那些坑》的培训,以便示范如何提高理论知识的转化率,让员工获得成长,尽量维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我记得在某年的述职中,我曾说过:最好的管理就是让下属成为另一个自己。

这种理念现已深入我们部门员工的骨髓,每个层级的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培养自己的下属。酒店财务经理在述职中提及过:“给出去,才能收获更多”。

从部门年度全员述职的情况来看,大家都进步显著,当时我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欣喜、感动。

  1. 菩萨心肠,雷霆ting手段

商用公司财务部今年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将**商户的一个电表当成了公用电表;二是在10月时,重复支付**商户的结算款。

虽然上述错误都得以纠正,并没有给公司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但我还是要求她们回顾事件,找出犯错的原因,判断是内控需要调整还是操作人需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从源头上来杜绝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虽然首错不罚,但绝不允许屡次犯同样的错误,不能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

  1. 以数据战斗力,向管理要效益

我引导员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格局,关注关心数字化在财税领域的运用。

以票控税的时代终将过去,而以数控税的时代已悄然来临。挖掘对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方式、激励方案有用的数据,这是财务人新的课题。

4. 做助燃剂,点燃员工心中的那团火

很多人工作时,信奉看钱做事,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信奉因岗做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而我对团队所植入的理念是: “食君俸禄,为君解忧”。

我尽力点燃员工心中那团火,鼓励员工常想:我还能为企业多做点什么? 多解决一些什么?

毕竟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小直接决定了他在企业里的位置高低。

多主动做事、多主动解决问题,就能提高自身的性价比,职场之路才能越走越高。

今年两个公司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效果为宗旨,自觉地梳理、优化了一些流程、表格和清理部分历史账目、清理部分历史单据。

商用公司核算会计**还在述职时说:“投入多少,回报多少;参与多深,经验多深”。

  • 第二部分,走出六个财务管理误区

第一个误区 业财融合是财务管理的最佳境界

近年来,大家都在倡导业财一体化,而我所宣导的是:“业、财、法、税”四者相融合才是财务管理的最佳境界,财务人要重业务合同,精会计核算,懂法务工作,会税务规划。

对于财务人来说,或许这是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

财务人可以通过提升上述四种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而考证是快速获得上述四种能力的最佳途径。

注会、会计师、税务师对上述四种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核。现两个公司的财务人员大多都在参加上述各种考试,甚至一人同时报考多种证书。

两个公司会计以上人员,现近6成有中级或以上的职称。

令人欣慰的是大家还能学以致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在做到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的同时,还通过主观设计合理合法地为企业减低税负。

第二个误区 财务人终将会被财务软件所取代,财务人没有前途。

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商用公司目前也能够运用软件自动出单、自动开票、在线付款,直至自动生成凭证。

但这些工作只是集中在记账、算账、报账方面,所表现的特点是人工替代、成本节约、效率提高和质量保障。

而会计核算中涉及价值权衡或利益取舍方面的内容,却更加依赖财务人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将来基础会计工作肯定没得做,但管理会计却大有作为,我鼓励财务团队扎根本专业,深耕细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营商环境与税收环境的改变,财务人创造价值的空间大幅提升,财务的目的从满足制度的需求到满足经营的需求,财务功能从事后统计到事先算盈、从记录业务到引领业务。

财务人可成为企业的资源配置者、成本管控者、风险预警者及业绩评价者,前途实在是一片光明。

这种观念的渗透已有成效,商用公司财务经理述职中有说到:“择一事,终一生”。

第三个误区 众多管理软件上马,软件可以先行,财务需求后置。

管理是“始于业务,终于财务”,可业务思维与财务思维并不趋同。

如果管理软件事先框架没搭建好,业务轨迹没设计好,可能会出现:

1.软件会成为鸡肋,某些原全自动化的预期会出现半自动化的实际效果,需要很多手工补正的环节;

2.达不到预期,要不需要重新搭建软件间的架构,要不放弃原有需求。

这些局面我们都需要事先防范,所以财务需要发挥前瞻性,从幕后走到台前,事先明确阐述功能需求。

在软件商选型时,我带领我的团队以结果为导向,清楚地表达财务诉求,以便在业务语言与财务语言之间搭建桥梁,尽量避免或降低上述局面出现的可能。

同时,还警惕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穿新鞋走老路”,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另一种是片面追求软件的“洋、大、上”,从而造成系统的流程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冲突。

财务团队与软件商多次探讨功能需求,面对面的正式座谈就进行了6次,其中会同***、金蝶云、蓝凌及我司信息部大型综合面谈会就有3次,力争将财务需求论透彻,明确软件间能否打通,怎样打通,何时打通。

正如商用公司财务经理述职中所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财务部刷足了存在感。

第四个误区 规章制度、流程等建立后,就可以按图索翼,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了。

所有的规章制度,制定之初都是符合实际经营情况,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的进步,它会在某些方面变得不合时宜,复盘与总结、优化与刷新是永恒的课题。

2021年我主导和召集了租赁费的催缴、工程部的定期采购与零时采购、月饼的采购等等这些流程的优化,并亲自进行了上述流程的培训。

按照董事长的指示,我推进线上采购,2021年酒店线上采购同比增长347.74%。

为使采购更透明化、公开化,我还主导编制了线上采购操作规程,现已呈报总经理审批。

同时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实地考察、匿名询价、调高使用部门的评分权重等等。

我还极力主张如下事项:酒店OTA价格体系和前厅卖价同步,改变酒店开业6年来前厅售卖价年度内保持不变的状况;

事项审批、盖章流程、备案流程三项流程合一;会员积分兑换取消纸质登记版,完全取信系统数据;

参考同行,力争OTA客户无押金入住的试行,为后续全渠道免押入住奠定基础。全力推进无纸化的审计等等。

我还躬身入局,受邀参与部门间的各种头脑风暴会议。

我自评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大家观念的改变:第一,全局观,要站在整个公司而非单个部门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第二,闭环观,要由点到面,不管横向、纵向的关联部门均需形成闭环,不能脱节;

第三,重点观,要去伪存真,抓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五个误区 今日事今日毕,按时按量完成工作,财务核算工作就能打满分。

2021年财务部一直在追求“今日事今日毕”,但我们并没有满足于此,我们还多做了如下几点:

(1)规范

有些会计科目使用不对,并不会影响缴税,但是哪个最符合会计准则,哪个更规范?由于口径不同,还有可能造成同比失误,误导决策。

所以,2021年财务部一直致力于《会计核算指引》的制定,力争让会计核算指引成为财务部核算的“新华字典”,形成标准化,同样的业务不因个人喜好或个人理解的偏差而入不同科目。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做了如下事情:

1)更换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我会同两个公司的财务经理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三家比价、实地调研后,选取资质好、有酒店和购物中心审计经验的事务所上报公司领导审定;

2)加强网络学习,购买专题讲座,全员分享;

3)要求财务经理与同行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多探讨多交流。

综合上述三项行动方案,批判性地接受,进一步来规范核算指引、制定模式凭证、重设帐套,出具月末工作清单及年末工作清单。

整个过程有两个亮点,一个是打破组织壁垒,让酒店与商用公司相互参与,通过跨行业的交流与碰撞,拓宽员工的视野与思维;另一个是群策群力,众人参与。

(2)传承

众所周知,税务稽查的特点就是秋后算账,为避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尴尬局面出现,我规定两个公司需要按年设置文件夹,以年限为文件名,逐年传承下去。

文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1.历年的财务关键指标、比率;2.历年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差异台账;3.历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台账;4.帐套的更改说明;5.年度财务大事记(如有)。

(3)互助

有道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财务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及时地向兄弟部门伸出援手,在权限的使用、流程的走向、报表的统计和报销的规定等多方面给予事先的指导和培训,最终能提高财务部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便捷

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结合,统一口径,方便取数,便于经营分析。

第六个误区 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必须降低成本。

降本是财务人员深入骨髓的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之一,但是并不是什么成本都可以降的。特别是有关战略性的投入,有关客户、员工获得感的投入千万不能省。

我引导团队,要以一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增量效益作为原则,该花的不省,该省的不花。

这个增量效益包含隐性的或显性的,近期的或远期的。所以,即便是没有预算,在涉及上述三项费用支出时,财务人员都是极力配合,比如说酒店的坐式服务、办公室的搬迁与改造等。

  • 第三部分、2022年财务管理规划

1. 形成清晰的部门愿景与价值观。

公司的企业文化,搭建多元化的部门构成,让团队成员富有激情,责任感,学习精神和忠诚度,我的成功必须来源于部门的成功。

2. 实现会计核算工作全面的标准化。

将两个公司的《会计核算指引》最终定版,同时,需要持续回顾、刷新会计核算指引中重点关注与提醒注意事项。

那都是我们提炼了前期踩过的坑、碰过的壁,总结而成的,总不能让一代一代财务人都从零开始!要为后来人夯实会计核算基础,让后来人少走弯路。

3. 健全、优化税务管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优化税务管理体系,比如说制定《税务风险基本管理制度》、《纳税申报流程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纳税风险点的归集》……

4. 拥抱新技术,深化运用金蝶云。

实现金蝶云与其他管理软件的对接,完成从业务到财务的闭环化、在线化和自动化。

尽量降低对财务核算工作量的需求,而把时间给到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业绩分析及管理建议。

毕竟,现在的企业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不再仅限于财务状况说明,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强,报表使用者对公司治理的绩效,薪酬,商业行为的持续性,财务及非财务数据的结合等等方面的信息都有所期待。

财务人要始终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来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降成本、控风险、增效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人的价值。

罗振宇有一句演讲词:“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张一鸣有一句演讲词:“外部波澜起伏,内心平静如常”。

上述两句演讲词既是我2021年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也将是我2022年工作心情既定的晴雨表。

我的述职报告到此结束(su ),祝愿大家:家好业好一切好,福到财到好运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