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黑科技”与概念股:
1、VR。阿里巴巴将通过Buy+首次实现从逛店、选购到支付的VR购物。相关股:岭南园林、暴风科技。
2、AR。双11期间,飞凡“全民AR寻宝”活动已在飞凡商业联盟全国400多家购物中心开启,这是AR技术首次应用在实体消费市场的大事件。京东也将正式成立VR/AR产业联盟,增强用户逛街的体验感。相关股:奋达科技。
3、智慧物流。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使得物流向智能化发展。今年,京东的“无人仓”物流系统正式落地,运用机器人、生物识别、大数据应用等,使存储效率达到传统人工5-6倍。相关股:机器人、雷柏科技、传化股份。
有人说,色情产业是科技产业的推动力,没错!从印刷术、互联网的大爆发,再到Super8胶片、宝丽莱、家庭录影、数字化、信用卡验证系统的产生,都跟色情产业有着密切关系。
同样,让每个剁手族内心愧疚的败家买买买,也一样会改变科技和生活。每年的双十一,见证了各类新技术、黑科技的应用和快速普及,也造就了一批上市公司股票飞升的神话。
以去年为例:
云计算:
1分12秒,交易额破10亿;12分28秒,交易额100亿;10点的时候,双十一天猫成交已经突破500亿。这些销售奇迹的背后,实际是中国计算能力的登顶全球。
大数据:
什么商品最好卖?放在哪个位置剁手族点击量最高?商品应该怎样排序,哪些商品能进入双十一会场,针对不同用户如何个性化推荐?...正是这些双十一的需求促进了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支付系统:
手机、平台等移动设备逐渐成为双十一抢货的主要方式,去年在双十一天猫912亿元的交易额中,有68%以上为移动端交易。双十一瞬间的交易量,给支付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物流系统:
购物的时候总是愉快的,但等等待物流的日子却很难熬。因此缩短物流时间,优化分拣系统是消费者的强烈期盼。
下面,股科君(guke60s)将带着大家预习今年怎么玩双十一,注意了,相关概念股都藏在其中哦,错过了或许就是几个亿!
1
VR “无中生有”
虚拟现实,简称VR。听起来有点科幻色彩浓厚,不过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空间,并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声觉、味觉让人融入其中,这跟我们常说的全息网游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就算现实中你是这样的
↓↓↓↓↓
在VR世界里,你也可以是这样的
↓↓↓↓↓
VR的三个核心特征就是: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所以VR最一开始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游戏和视频。
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又把AR技术应用到购物上,推出了全球首个虚拟现实购物商场——Buy+频道,号称你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就能逛遍美国纽约第七大道,日本东京银座、秋叶原,澳大利亚天然牧场……
VR产业的硬件技术已经符合标准,应用方面也有所进展,目前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客户需求不足,双十一的VR购物会对用户的积累起到促进的作用,提高人们对VR技术的认可度。
1【岭南园林】VR主题乐园能打败迪士尼吗
岭南园林于2015 年6 月收购恒润科技,迈出向文创行业转型第一步,之后公司以恒润为平台,发展高科技文化创意、影视文化、展览展示、投资运营、虚拟现实五大业务模块。
在虚拟现实板块,公司发展的方向主要是VR主题乐园。2016年4月,岭南园林携手金盛集团,共同建设运营VR 主题乐园,并借此孵化自有IP“摩登部落VR 世界”。5月,公司向优土视真增资1000万元,完善在VR播放器方面的布局。10月,公司与成都虚拟世界达成合作,专注发展VR硬件端。
此外,公司的园林主业增长快速,盈利状况比较稳定,公司的转型思路明确,执行力强,转型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并不大。随着人们对VR接受程度的提高,VR体验店、主题公园可能率先迎来大发展。但是考虑到连迪士尼都不赚钱,如果真要投资,未来需要持续关注VR主题公园能否找到比较好的盈利模式。
2【暴风集团】顶着黑科技名头,做的是低端VR产品
暴风现在可谓是站到了风口浪尖,暴风墨镜大规模裁员搞得人心惶惶,不少人甚至怀疑VR产业是不是走到了尽头。不过VR产业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能背。
那暴风的VR业务又为啥出问题呢?
暴风关于VR产品的更迭太快,两年期间,魔镜已经做到第五代了,知名度是上去了,可是产品还是一个顶着黑科技名头却没什么实质改善的低端产品。
其次,暴风把VR布局太过激进,暴风今年疯狂扩张业务,先不说技术支持跟不跟的上,反正消费者市场是没跟上。最后就是公司根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只能勉强算是个加盟商,就给人家做个壳子。
双十一期间,buy+购物频道上线也许能带动魔镜的销量,但是,暴风如果还不肯在研发技术、打磨产品上下功夫,这次的销售增长也不过是扬汤止沸。
2
AR “锦上添花”
谈起起AR的应用,最让人印象深刻估计是前一阵风靡全球的任天堂游戏《Pokemon Go》了,该游戏让在大街上抓宠物小精灵的照片长期霸占着各国互联网用户社交媒体的朋友圈。(遗憾的是,国内没得玩啊)
AR,即增强现实技术,概念简单粗暴,就是在现实中加入一些虚构画面,把我们的日常世界变得非日常起来。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
目前AR技术的主要应用就是手机游戏和拍照功能。比如今年风靡全球的Pokemon go和Snapchat。
双十一期间,AR技术的应用方向主要还是互动游戏,比如天猫推出“寻找狂欢猫”,苏宁推出的“抓捕”小萌狮。
AR技术的发展空间比较大,目前软件应用发展明显快于硬件。智能手机上的AR应用先于AR眼镜,完全是软件倒逼着硬件发展。AR技术的能用能够大大促进企业销售、利润率和品牌形象,未来AR的应用面将大幅拓宽,因此,AR的硬件设备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1【奋达科技】AR 眼镜方案商
奋达在2016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净利润同比增长23%,业绩符合预期。其中公司的移动智能终端和金属外观件业务,占营业收入的36%,占净利润的47%。
近几年来,公司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日益深入。2015年奋达投资奥图科技,开始涉足VR业务。奥图的主要产品是AR智能眼镜Coolglass,CoolGlass在CES展上赚足了风头,并已经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此外,公司的子公司欧朋达主要生产智能终端设备的金属结构件,公司的智能硬件布局有望助力公司持续增长。
2016年7月公司首期 4 亿元公司债发行完毕,为公司进一步扩张补足弹药。公司业绩良好且智能穿戴和VR布局逐步发力,后市值得期待,适合做中长线布局。
3
智慧物流
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使得高效率、低成本需求将倒逼物流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物流牵扯的技术和上市公司比较多,今年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无人机、无人仓的运用。
1.无人机
无人机,就是远程遥控的不载人飞机。
当然了,我们说得并不是这种奇怪的东西:
而是这种:
以前“无人机”这个词多出现在军事领域,例如侦察机、战斗机,现在则更多地是指消费级无人机。民用无人机行业在2015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大量企业进入民用无人机行业,相关硬件技术也走向成熟,无人机成本下降,进入普及时代。
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2016年有望达到32亿元。2019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40亿元,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
无人机未来的应用领域比较广阔,尤其是在物流和网络连通领域需求强烈。亚马逊最早尝试无人机派送快件,已将快递每件成本降低到1美元。京东为解决物流配送问题,提出用无人机送货,至今已拿到4个省的无人机空运许可,“双十一”当天,京东将首次启用无人机、无人车进行配送。
农村电商是近年的电商趋势,但配送一直是难克服的问题。通过无人机运载快递,自动送达目的地,可以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问题。
1【雷柏科技】口袋自拍无人机卖萌之外能提升业绩吗
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净利润同比翻了一倍,从报表上来看已经正式实现扭亏为盈,但是这其中的水分也是有点大。在前三季度的利润总额里营业外收入就占了三分之二。
目前,公司的无人机业务开展得比较顺利。2015年1月雷柏科技向零度智控增资5000万,正式踏入无人机行业。零度智控主要生产拍摄用无人机,现在的主要产品功能主要是航拍、空拍和自拍。公司推出了一款很Q的口袋自拍无人机DOBBY,零度智控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在双十一期间对DOBBY进行价格优惠的促销活动,无人机的销量也有望再创新高。
从总体上看,雷柏科技前景乐观,尤其是无人机业务的成长空间巨大,但是,目前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没有质的提高,离真正的扭亏为盈高速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雷柏科技的DOBBY
2. 无人仓、机器人
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的“无人仓”真能拯救电商仓储吗?
最先交出答案的是亚马逊。亚马逊2012年花费7.75亿美元收购的一家创业公司Kiva Systems,并由这家公司制造出了Kiva机器人。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也参加了考试。
为了迎战“双十一”,京东也曝光了自家的仓储机器人。这次的仓储机器人由京东京东JDX事业部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300024)合作开发。一经公布就引发市场热议。
1【机器人】与京东合作加强合作想象空间大
公司 2016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增长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16 元。目前公司市盈率约90,与同行业相比不算太高,还是有一定投资机会的。
新松公司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处于龙头地位。智能物流是工业4.0的重要主题,电子商务为智能物流収展提供广泛的市场空间。这是这家公司未来的重要看点。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与物流、仓储自动化装备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60%以上,新松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希望能提升京东整体运营效率,达到国际先进的电商仓储水平。双方合作开发的物流机器人也开始投入使用。双十一期间,智慧物流被反复提及,有望提振机器人的估值。
2【传化股份】致力于打造物流生态圈
2016年前三季度,传化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7%,净利润同比增长66%。随着双十一的到来,传化也开始在物流领域发力。
目前,公司在物流方面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在物流网络方面,公司已经在93个城市建立了物流系统,覆盖全国物流网络。在线上O2O平台方面,公司主要有两个平台,一个是陆鲸,他主要面向长途货运司机,提供配货、消费、社交的服务;另一个是易货嘀,这个是个 “货运版”的滴滴平台,客户可以在线下单,易货嘀则通过大数据向货运司机智能派单。到第三季度为止,易货嘀已经覆盖了13个城市。
传化在国内首创公路物流港模式,并且拥有线下网络布局的“国家队”,是国内最大智慧物流平台。趁着双十一的东风,智慧物流概念大热,传化股份也可能借势增长。
总结:
“VR/AR”这类互联网黑科技在今年双十一得到广泛应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AR/VR,包括大数据应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服务等高新前沿科技也在紧锣密鼓登场,呈现火热的市场局面,不禁让人惊呼:
商业零售领域即将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大门!
文章版权归股科guke60s 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