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指南》是社科学术圈推出的学术能力提升指导连载栏目,预计每天更新一期,详细目录可点击下文查看。
已连载章节:
连载1 | 学位论文类别
连载2 | 学位论文撰写准备工作
连载4 | 学位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连载5 | 学术论文
2.2.7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在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时候将“结果”和“讨论”融合在一起写,有时候需要分开写。下面分开介绍“结果”和“讨论”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写英文科技论文的结果和讨论时,时态的选用可以参照2.2.3(摘要部分)的相关说明。
2.2.7.1 结果
结果需要高度概括和提炼。数据可以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来表达,一般能够用文字简单说明的问题,就尽量不用图表再复述;并且不要同时用表格和图形重复同一数据。
尽可能列出“结果”的原始数据,而不能只报道经统计处理后的数据。为帮助读者的理解,可适当评论原始数据,如对结果的说明和简单解释。
一般不与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因此一般不出现参考文献。
2.2.7.2 讨论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理论或观点等。“讨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解释原因。
(2)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与理论模型或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的话,需要解释为什么。
(3) 对结果进行说明、解释或猜测,并根据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或推论。
(4)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讨论”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阐明研究结果所获得的原理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行综合、推理和归纳,阐明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指出实验中的例外情况,或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
(2) 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避免含蓄,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着重讨论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或资料。
(3) 推论要符合逻辑,每一条结论都要有证据,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
(4) 讨论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其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可能性,提出大胆的看法,但同时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
(5) 讨论的最后最好是论文的最重要的结论。
(6) 因为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和解释,因此这部分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比较多。
2.2.7.3 表格
研究结果可以通过表格和图形的形式来表达。表格能够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的、精确的数据或资料。表格应该具有“自明性”,即读者无需参考文字内容就能够清楚地了解表格所表达的内容。
科技论文一般要求使用三线表,表格的编排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列举数据时应尽量确保同组数据纵向排列(由上向下),以方便读者对比阅读。同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有效位数和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
(2) 必要时需要给出表格注释(表注),用于说明获得数据的实验和统计方法、以及表中的缩写或简写等。
(3) 如果相关的缩写在多个表格中出现,可在第一个有缩写的表注中解释全部或大部分缩写的含义,其后表注中简单注释为“缩写同表n”(Abbreviations as in Table n)。
(4) 不要使用无线表格。即在列数据时,不要使用Tab制表键或者空格在Word文件内排列数据。因为没有表格线,数据看上去会显得有点乱。
下面是表格使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