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晓军,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86级校友。现任北京世纪唐人文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唐人文旅智库董事长、唐乡新乡居生活社区@唐乡新乡居生活社区创始人、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北师大、人大等高校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卓越训练营校友导师。
本文,根据我2013年左右在北师大对本科生的一次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演讲主题是“论成功,你需要什么?”
全文约8200字,通读需要15分钟。
一、我的成长路
1.学生时代:美好、温暖
我1986年入学,1990年毕业。30年过去了,北师大依然是我熟悉的校园。虽然走在寒风中,但是我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尤其是刚才在校友总会两位领导和师妹的陪同下,专门到学生餐厅吃了一顿晚餐,这是我特意要求的。因为我记得在读本科的时候,每天晚上从教二楼,离开那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往“西西楼”宿舍走的路上,心里总是想,此时此刻要是能吃点东西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后来学校食堂加了夜宵。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饺子,一两饺子7个,一顿我一般要吃四五两。每次买饺子的时候我就盯着卖饺子阿姨的手腕,特别不希望她的手腕抖,因为我知道,她手腕一抖勺里的饺子就会漏下去一个。有时候在食堂吃了四两饺子还觉得没有过瘾,还要再买两袋方便面。当时的方便面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品种,那时还没有“碗面”的概念,都是塑料袋装着的“板面”。我们地理系的学生有野外考察的装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铝合金饭盒,带把手儿的,把手儿翻过来可以盖到饭盒盖上。回到宿舍里面,两板方便面正好能放到饭盒里面,不大不小,不宽不窄,把开水倒进去,把盖儿盖上,然后把把手儿翻过来扣上。之后要么去洗漱,要么神侃。半个小时以后,打开饭盒,方便面已经被水泡得胀满一饭盒。放入调料一拌,大口大口囫囵吞掉,带着强烈的饱腹感入睡,幸福!所以师大给我留下的,都是非常美妙的记忆。
我是北京平谷人,出生在燕山山沟里一个叫“瓦罐头”的小山村。我特别庆幸能够进入北师大上学。我是北京市80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北师大的。当年保送还有个小插曲:因为我的中学化学课成绩还不错,比如我中考的时候化学得了99.75分,因为把一个句号写成了逗号,阅卷老师毫不客气地扣掉了0.25分。上了高中,我的化学课成绩依然非常好。大家知道为什么路口的红绿灯颜色非常鲜艳吗?因为灯罩里面有稀土元素。我第一次听到稀土这个词,是在高二的一堂化学课上,我的班主任兼化学老师,也是我高三入党时的入党介绍人蒋长根先生说的。他说,以前的红绿灯灯罩里面是没有稀土元素的,加了稀土,颜色就更加鲜艳了。那时在内蒙古包头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稀土成为一个热词。高三时我想考北大化学系,以便去研究稀土。但是学校决定保送我到北师大地理系。接受保送以后,师大地理系的一位老师面试我,我还傻乎乎地问:“老师,我能去化学系吗?”这个年轻的女老师特别好,她没有否定我的化学梦,而是告诉我去地理系是最佳选择。她说:“如果你去读化学系的话,每天面对的都是瓶瓶罐罐,而读地理系的话,你每天都是游山玩水,而且是免费的。”这句话真的打动了我,所以我就坚定了保送地理系的决心。1986年9月入学后,我发现老师说的是真话。因为开学没两天,我们就参加了第一次公费旅游,游览八达岭长城。那时没有八达岭高速,我们是从南口下车,然后一路盘山路走到八达岭长城的,沿途美极了。后来我们去了北京西山、秦皇岛、庐山、南京、上海等好多好玩的地方。当然,这都是因为地质学、地貌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的野外实习。
1990年师大毕业后,我去了民政部工作。其实,如果不是一念之差,我现在应该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地理课教师。因为在大三的教学实习,我被分到实验中学。通过努力,我得到了实验中学的老师、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比如说,我带的是初一(2)班的孩子们,既当班主任又讲地理。我印象很深,实验中学的孩子们非常棒!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辛辛苦苦备了几天的课,开堂讲了十几分钟就讲不下去了,因为我要讲的知识孩子们都懂。受虐后我就想着怎么避免这种尴尬,于是就问我的同学们想听什么。当年正好中国和越南发生海战,这些初一的小朋友们就说:“小张老师,我们想听海洋的东西。”现在,不管是从蓝色国土的角度、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我们已经比较熟悉海洋的概念了。但是当年海洋对于很多人而言,还真的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初一的孩子们就能提出海洋的概念,我当时是很震惊的。为了能把课讲好,我就跑到在咱们北师大南面四站地的新街口新华书店,在那里找到海洋法单行本,我记得很清楚,那本小册子是白底红字。买回来后我埋头苦读,基本搞懂之后再把“领海”等概念讲给孩子们听。当时实验中学的地理教研组有5位老师,是四个老奶奶加一个老爷爷,老爷爷是返聘的,所以地理教学面临非常尴尬的后继无人的问题。我记得当时实验中学的校长姓王,他听了我三堂课,就说:“晓军我看上你了,你要留下来,我给你分一间单人宿舍。”当年住房紧张,本科生到中学当老师,可能得几个人住一间集体宿舍。而他承诺给我一个人一间宿舍,还要给我派学校最好的教师做我的辅导老师,并且说实验中学马上就要建游泳馆了,给我描述了很多美好的前景。但是毕业前夕,民政部突然来地理系招人,提出很多条件,比如:是男生、是北京人、是学生干部、成绩优秀等等。结果全班70多人符合条件的只我一人,所以我就被选去了民政部,“背弃”了实验中学。有一个画面我永世难忘:得知我要去民政部而不是实验中学工作后,实验中学的贾老师——我不记得她的名字了——我的实习指导教师,初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一个非常瘦弱的、和蔼可亲的、即将退休的白发苍苍老太太,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师大,在学生食堂门口找到我,苦口婆心地做我的思想工作,希望我到实验中学工作。但是真的非常惭愧,我让她失望了。我后来特别希望能够回到学校做些事情。但是我才知道到大学做事,谋个职位非常难。10年前我曾有机会到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任教,但当时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院长,曾经担任咱们北师大学生处处长的赵鹏老师告诉我说:想回学校?你知道学校的锅炉工都需要本儿吗?!没有本儿你就来不了!因此,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真的是我心中的一个痛。
2.初次就业:深刻、自豪
1990年7月5日,我到民政部上班,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1992年这一年在我的人生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参加民政部第五批扶贫团,到江西省莲花县去扶贫。我在那里待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革命老区竟然还如此的贫穷。我在莲花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我把莲花当成我的第二故乡。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回莲花县探亲,在那里走亲访友待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让我瞠目结舌,老区的人民现在也过上好日子了。
“信息”二字大家耳熟能详,已成为日常词汇了,但是当年没有“信息”这个词。1991年10月到1992年10月扶贫期间,我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叫“信息扶贫”。我们带着200万元巨款——当年200万元可是一笔大钱——到莲花搞扶贫。一年的扶贫经历给我非常深刻的教育,在江西的这一年时间,是我在政府机关公务员生涯中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扶贫期间我见到了我后来事业上的恩师、人生的导师,她叫章明,是民政部的一位副部长。她到莲花县检查指导工作的时候,发现了我正在做的“信息扶贫”项目。现在我们每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运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获知国内外的大事。在当年别说是智能手机,就连传真机都是稀罕物,电脑基本上是属于必须放在电脑室里才能用的宝贝,普通人是不能碰的。到了莲花县,我发现县长看的报纸都是上周的过时报纸!当地非常闭塞!在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信息、资讯对于开启人的智慧和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决定编印《扶贫信息》杂志,把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需求等有用的信息传递给老区人民。于是我就去县城的图书馆查阅资料,用纸笔手抄下来。然后自己手工排版。现在大家上网、拷贝,用word编辑,然后输出打印就好了。那时北大还没有发明方正,莲花县印刷厂是铅字印刷。我到印刷厂和工人们一起捡铅字、制版、出清样、三校、印刷、装订。16开的开本,每期几十页,黑白印刷。封面的“扶贫信息”四个字,是我用毛笔在木板上写好,然后自己用刀子刻成凸版,再套色印成白底绿字的。这样,每月出一期《扶贫信息》,免费赠阅给吉安市各区县所有乡镇领导。这个信息扶贫的做法,就成了民政部扶贫史上的一大创举。正因为这个创新,章明副部长在我1993年结束扶贫回到部里工作后,就把我调到她的办公室做秘书。这秘书工作,我一做就是四年半。当时秘书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半,而我干了四年多时间。所以,当年我创造了两个纪录:第一,我是部里年龄最小的秘书,我当秘书的时候才24岁。第二,我是任职时间最长的秘书。这是令我非常自豪的。
3.选择旅游:放弃、圆梦
为章明副部长服务了四年时间半之后,我就走到了一个新的职业生涯十字路口,一般而言,秘书工作结束后,应该是顺理成章地接着在机关发展。1997年春天,在西安飞回北京的国航航班上,章部长对我说:关于你的工作安排,我最后一次找你谈话,这已经是第四次谈话了,你必须要“单飞”了!她说,你去一个你喜欢的同时有空缺的司局吧!在跟我同一期进入民政部的大学生里面,我是最早达到主任科员这个级别的,比别人基本上早了半年的时间。章部长就是要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前程。然后我就对章部长掏了心窝子。我说我不想在民政部干了。她很惊讶:你在民政部待了将近七年的时间,你积累了非常好的基础,如果离开民政部,就意味着放弃了七年的积累,为什么?!我说:“我要去干旅游,去圆我1990年毕业时的一个梦。”
北师大让我知道什么叫旅游。读大二时,我们地理系有门课程叫旅游地理学,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先生叫卢云亭,他在四五年前去世了。卢云亭先生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奠基人,也是旅游规划设计的大师。卢先生是河南林州人,口音特别重,给我们教了一学期的旅游地理学,我几乎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但我得到了一本书,一本宝书,就是他写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教材。卢先生的谆谆教诲,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旅游”这个行业。于是1990年毕业择业的过程中,我就想去干旅游,但是完全不懂旅游工作是什么,完全不知道有什么旅游单位。所以1997年能够再次择业的时候,我跟章部长说我要去干旅游。章部长非常理解我,为我联系国家旅游局,最终我去了北京市旅游局。
4.跳槽企业:挫折、希望
在北京市旅游局我干了整两年的时间,从1997年8月2日到1999年8月2日。1999年8月2日上午10点钟,我抱着一个不大的纸箱子,辞职离开了北京市旅游局,实现了职业生涯三级跳,由部机关到市机关,最终到了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我一直服务到现在的唐人旅游。现在大家择业去企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1999年,去一家企业,尤其是去一家民营企业,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那个时候民营企业非常不发达,尤其我们这个企业还是一个初创才半年的企业,一个资金匮乏、没有稳定业务的微型企业。到唐人旅游工作的第二个周末,外面下着暴雨,我躺在床上,突然感觉身体漂浮着,下面是无底的深渊。我能感受到有形的床铺对我身体的支撑,但是我感受不到我精神的存在。巨大的危机感笼罩着我。我突然意识到,在国家机关毕竟还有保障,到了企业我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了排解恐惧,我冲出家门,跳上车,在暴雨中向北京西山方向漫无目的地开去。不知不觉到了戒台寺,暴雨已经变成毛毛细雨了。我把车停好,走进空无一人的戒台寺。看到戒台废墟,看到戒台旁边那棵倾斜的古松,我的内心终于平静下来。回到车上,在雨中睡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开车回家。从此我度过了一场心理危机,接受了由机关到企业自谋出路的现实。从那之后一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曾经有人问我:“张晓军,辞职你后悔不后悔,放弃仕途后悔不后悔,进入小企业后悔不后悔,做旅游后不后悔?”——不后悔。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你选择了,就要对你的选择负责。
当年我们企业做了一个游乐项目,叫“速降”,是和蹦极同时产生的。原理很简单,从高处到低处,系两根钢缆,配两个滑轮,用一个安全带把游客绑上,然后他凭借重力由高处高速滑到低处。就这么简单。这个项目现在在全国景区泛滥成灾了,当时玩一次80元,现在玩一次可能只要20元。第一个把这个项目商业化、标准化的人就是我。大连的老虎滩、北京的幽谷神潭、广东的飞来峡,这几个地方的速降项目都是我做的。当年一个速降,从两边的混凝土基座施工,到配钢缆、滑轮、安全带等设备,还有操作人员培训,我们叫“交钥匙”服务,收费10万块钱。第一年我们生意火得不得了。这是我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但是突然一夜之间,这个项目的市场荡然无存,我手头的订单全部撤销。我这边设备都采购了,准备要给人家施工了,然后人家打电话说:“项目我们不上了。”连个解释都没有。我和团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发现,我们收费10万元,我的竞争对手,河南的一家企业,收费只有2万。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这个市场就从此不复存在。所以创业真的是有风险的。大家玩过电子飞镖吗?玩过电动麻将吗?我是全国第一个做电动麻将机代理的,是在“速降”项目没有生意之后,我为了生存而做的。当时电动麻将机一出来,我们签了全国第一个总代理,但是因为我不会打麻将,也不喜欢打麻将,所以这事就没做下去,放弃了。经过了长达17年的发展,虽然我们的企业现在还是小微企业,但是世纪唐人旅游是要在新三板挂牌的。我们的规划设计院是国家旅游甲级资质的,是全国响当当的旅游规划设计著名品牌。还有我们的唐乡,是乡村建设模式的创新。唐乡是特别好玩的一件事情,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我们企业虽然不大,盈利不多,但我们一直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个核心理念。
二、我的成功观
站在这里跟大家探讨“成功”,我心里其实很忐忑。因为我觉得应该由一位成功人士来讲“成功”这个话题。从个人成功与否来讲,我觉得我不是特别的合适。所以我一直在想,今天到底从哪个角度来讲“论成功,你需要什么?”这个主题。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成功是一个过程、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不一样,不同的时代对成功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请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理解的成功是什么?”
学生1:“我觉得对成功每个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挣很多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社会地位很高是一种成功,但我觉得成功是尽量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作为师大人有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成功。”
学生2:“尊敬的学长,我是地遥学院的师妹,我觉得成功就是你从事的事情刚好就是你喜欢的事情,而且你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
学生3:“我觉得成功就是在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条件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能力让自己身边的人幸福,为社会尽一份力。”
学生4:“我认为成功就是十二个字——因真理,得自由。用创造,以服务。因真理得自由的意思是通过个人的修养能够在思想上自由,用创造以服务的意思是我们作为生命的个体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而是用创造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继续说下去,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不同理解,也会有不同的表述。接下来谈一谈我认为对成功的理解以及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1.成功的基础——性格
成功有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就是性格。我的性格不适合在机关里取得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个炮筒子,有事我必须说,而且我还不会委婉地说。在给部长当秘书之前,我有事必须得说,是出于责任,是出于坦诚。给部长当秘书之后,再有话直说,就变成了一种狂妄、一种自负。所以在北京市旅游局的两年,我混得特别惨,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不会站队。当你进入社会,你会发现这个社会是讲阵容的,就像踢足球,有这边,有那边;就像下围棋或象棋,是有界的。你要站队,如果站对了,你可能会一帆风顺,如果站错了队,可能要倒霉一辈子。第二,我不会顺着领导的话说。我是有一些自负,毕竟是从中央国家机关来的,好像水平确实比别人高一点。如果你想去国家机关,一定不要再犯张晓军当年犯过的错误。
2.成功的关键——表达能力
如果想去国家机关,请你们练好表达能力。至少有三个表达能力要掌握。第一,你要会说话。也就是说,你得会像张师兄这样,站在这么多优秀的北师大学子面前,站在校友总会的领导面前,可以脸不红、腿不抖,能把话说下去。你要有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要能精彩地表达。这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能力。第二个表达就是文笔的表达。虽然我们现在输出基本上是用电脑或用信息化设备,但书写是人类永远丢不掉的能力,即使你用电脑写,不也要用白屏黑字来表达你的思想吗?!要能够把大脑中丰富的,不管是学术思想、管理思想还是经营思想转化为文字,一定需要非常精准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点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谨记在心。而且我特别希望你们能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你有丰富的、美妙的思想,有伟大的创意,但你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会表达就无法让别人了解你。第三个表达,是我们应对信息化的手段,要有制作PPT的能力,这叫形象、美观、生动地表达你的思想。语言是通过声音表达思想,文字是精准地表达思想,PPT是形象地表达思想。要想让别人接受你,你就至少要有这三种表达能力。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你如果说,没关系,等我大学毕业那年再练,可能就有点晚了。
怎么提高这三种能力呢?第一,你一定要争取当众说话的机会。我特别看好未来校友交流协会,大家如果有可能都要争取进入这个社团。第二,你一定要多写东西。我知道大家很忙,我也很忙,但是不写东西是不行的。我告诉大家我的一件糗事。我大学毕业进入民政部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司工作不久,有一天处长跟我说,张晓军,你帮我拟一份全国会议通知,某年某月某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召开全国地名标牌现场工作会。然后我就写了,两页纸都没有写完。完成后呈报给他。处长姓陈,他一边叹气,一边拿红笔修改。两页纸上被改得“祖国山河一片红”。我深受刺激,为什么被改得这么惨?!好歹我也是北师大的优秀毕业生。但是看完人家改的稿子,我心服口服!处长用半页纸十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我用两页纸还没说清楚。这就是文笔能力的差距。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练这个能力。第三,你需要训练的就是PPT制作能力,网上有大量的PPT制作技巧或者模板可以用。再补充一点,你想要有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建议你们读《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是用全国顶尖的笔杆子做编辑、记者的报纸,全国写作水平最高的人在人民日报社。所以你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你就一天或者一周拿出半个小时读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不管是它上面的学术文章、报道文章、时政文章,还是社论文章,都可以读一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你慢慢地就会成为文字表达的大师。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坚持读《人民日报》。它是信息量最大,最权威的报纸。你是学地理的,人民日报上有地理的信息。你是学林业的、学生态的,也一定能在人民日报上找到你想要的权威信息。
3.成功的方法——提高逆商
刚才我们谈到,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一样。我想不管成功是什么,至少我们要有实现成功或追求成功的方法和理论。大家都知道“智商”,大家听说过“逆商”吗?你的逆商足够强吗?智商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也就是你能不能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回事,它能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案。逆商是告诉你一旦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旦碰到挫折,你该怎么办。不管是失恋了,考研失败了,还是第一次求职被人拒了,你能不能面对困难,能不能重新来过?!这就是逆商。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你得是个意志坚强的人,碰到点困难不能退缩,不能否定自己,应该想怎么突破困难。如果大家想创业,一定要记住一句话:经历没有正负之分,不管是挫折还是顺利。顺利会告诉你经验,挫折会告诉你教训。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4.成功的目标——被人需要
我的成功是什么或者我理解的成功是什么?至少应该跟这几个因素相关联:第一个,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第二个,我们的团队;第三个,我们的家庭;最后,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早上我跟我的助理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很直白的话。我说:“成功,是我干成了我想干的事。”然后我的助理毫不客气地批评我说:“如果是这样,那张晓军,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想了想,认为她的话很有道理。如果只是把自己想干的事干成了,那就是高度的利己。所以成功还是要跟我们的民族、国家、环境、团队、家庭结合起来。我理解的成功就是被人需要,因为我们是社会人。所以,我一直讲,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今天就把“被人需要是一种成功”这样一个理念跟大家分享。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