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太太,每次去商场的时候都要拉着她先生一起,让他做参谋。看到自己喜欢的新款包包时,她喜欢拿着同款不同颜色的两个包问她先生,她要买哪个?因为不止一次,她先生几乎把所有的答案都说过了,无非是买A包、买B包、A和B都买或者都不买。

结果,每一个答案都没能让这个太太满意。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A和B包都买是完美答案,但往往两个包都卖了之后,这个太太反倒会埋怨先生没有制止她的冲动消费,造成浪费。

“两个包包买哪个”的问题难道无解吗?


这是《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一书作者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利用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就能解决“两个包包买哪个”的问题。



什么是“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麦肯锡的结构化战略思维是一种学习如何学习的认知方法,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也是以数字和逻辑为基础的理性方法论和实用的技巧。


麦肯锡是世界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专门为大型企业解决各种商业难题。他们所服务的行业不限,涉及领域十分广泛。


麦肯锡也是盛产斜杠大神的地方,他们公司的员工大都身兼数职,在各行各业混得风生水起,对他们来说,跨界是家常便饭。

麦肯锡员工成为斜杠大神的秘密武器就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结构化”是方法手段,而“战略”是问题属性和高度,“战略思维”是为建立和维持长期的、可持续的优势而做出的思考过程。



相对于“专家思维”来说,“战略思维”是让我们放下以往的经验,从大局出发思考长期的发展方向。


“结构化战略思维”的5个步骤

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结构化战略思维”?本书详细说明了结构化战略思维的5个步骤:定义问题、结构化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交付。


1、定义问题

定义问题是弄清楚问题的定义和边界,知道“我们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最终我们获得的是一个清晰的问题陈述。


开头的例子当中,“两个包包买哪个”不是真正的问题。作者某天突然发现在他太太的财务世界里,钱分为两类:一类是她的钱,一类是别人的钱。自己的钱,她在消费上有规划且节制,对于别人的钱,她处理起来就比较随意。非常不幸,作者的钱被他太太归类到别人的钱中。


此时,真正的问题不是买哪个包,而是“如何让太太认为先生的钱就是她自己的钱”。当问题被重新定义后,答案也就很简单:上交工资卡或合并账户等。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定义的问题是否正确呢?像买包的例子,当正确的问题被解决后,相关的所有问题也会得到完全解决。


同理,如果定义的问题有误,那么最终的解决方案肯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重新定义问题。



2、结构化分析

当第一步“定义问题”完成后,接下来我们要对确认好的问题结构化分析。维度和切分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核心概念,我们重点讲述下“切”的概念。


“切”是指结构化拆分,是指自上而下分析问题的时候,把问题逐层分解成更细节的部分,每次拆分要遵循“MECE原则”。“MECE”是指子分类相互独立无重叠,且子分类加起来穷尽所有可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切“人”这个名词,我们可以切成男人和女人,这是从性别维度来拆分的,但是如果我们切成农民和女人,那么就不正确,两者划分标准不一样:农民是职业,女人是性别。


当然,切分人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划分下一个子分类。比如:性别、地域、国籍、年龄、财富等等。也可以多个维度相结合,比如“高富帅”和“白富美”。


3、提出假设


结构化分析侧重于外部沟通,主要用来确认方向性思路。而提出假设环节产生的一系列假设主要用在团队内部讨论和写作的“半成品”,是为第四步验证假设的实地调研做准备。


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国重装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一般只用于内部讨论,避免向外透露。因为这个阶段提出的假设是没有经过验证的初步想法,本阶段鼓励“拍脑袋”的想法。

头脑风暴是提出假设的关键举措,要遵循差异、平等和发散的原则。另外,要避免专家过早参与进来,“专家思维”容易直接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


4、验证假设

验证假设是通过科学而严谨的方法验证之前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此时,需要我们收集大量的信息,为了收集信息做的调研工作主要有案头调研和实地调研。


案头调研一般是指关注客户已有的书面资料、互联网信息、专业期刊、各种行业报告和内部资料等。



实地调研主要是通过访谈的形式获得信息,要尊重被访者,在谈话中输入新的增值信息,且要具备以结果为导向的访谈态度。访谈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访谈者和被访者要培养并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最重要的是,访谈者要保护被访者。


5、交付

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最后一步是“交付”,就是需要我们把项目的成果展示出来。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即使“想清楚”也不点我们能“说明白”。说明白听起来容易,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


说不明白的关键在于沟通的性质。沟通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也是多层次的,内容不仅包含信息、洞见,还有情绪和情感,沟通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口头陈述、文档备忘录、开会常用的PPT和白板演示等。


本文提到4种商务沟通的工具:金字塔原则,故事线,SCP叙述框架和点线大纲。


“金字塔原则”是一种自上而下、论点先行的沟通顺序:先说要点,再解释支持的论点或论据。


“故事线”是将故事的核心要素用最常用的顺序串联起来。一般来讲,故事线3W2H包括:为什么(Why)、用什么(What)、何人做(Who)、如何做(How)、多少钱(How much)。

SCP是一个被用来描述行业现状的叙述框架,包括:“规则/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和“业绩”(Performance)。




点线大纲中的“点”是核心观点,在第一层的要点之前放置一个“点”符号来提引和间隔。而“线”是“点”再下一层分解的分论点或支持论据,在每个“点”的下面用短横线来提引和间隔。

点线大纲除了讨论整个项目层面的故事线逻辑外,还可用来讨论细节到每个要素的支持要点。



总结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不仅是解决企业难题的绝佳武器,也是跨界大神的秘密武器,学会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如果你想升级自己的思维,做出理性决策,不妨读一读本书。书里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难题,看完定让你豁然开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