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中国网信网发布了关于“国家网信办深入整治'标题党'问题”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规定严禁在标题中使用“网曝”“网传”等不确定性词汇组织报道或者表述新闻基本要素。此次网信网重点整治标题党,背后一大用意是打击虚假新闻、虚假传播,近期由于虚假、夸大等标题党,造成全国许多城市都出现各种恐慌现象,甚至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而在这波整治标题党中,新媒体估计会被严重打击到。如果接触过新媒体,就大概明白所谓优质内容的背后,还是靠上适合传播的标题,否则传播效果会大幅度下降,而经常会有人大肆炫耀自己标题党的能力,甚至网络上出现100个标题写法、新媒体标题党如何炼成等等文章。
标题回归,内容如何制胜
在一大波讲究标题制胜背景下,拥有着优质内容或者个人品牌影响力的账号标题并非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他们会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如今标题被限令回归,必将造成一大波传播失效,尤其是一些新媒体培训秘密,比如500粉丝造成阅读量100万是如何炼成的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标题。其实,在UC、今日头条、搜狐、百家、企业号等平台都出重金去“收养”内容创作者,不需要内容创作者有标题党,仅需要提供出优秀的内容交给平台来运营即可。
标题党被打击,是意料之中的,因为由于标题党的原因,社会新闻出现大量造成社会恐慌和不稳定的情况,而且大量题不对文的内容出现,造成网络资源质量的混乱,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回归内容,平台带量
不用多说,优质的内容是各大平台争相追捧的对象,而对于平台而言,庞大的流量无法变现,是一种浪费,因此各大平台都在拥抱自媒体或新媒体组织,通过流量来吸引真正拥有内容的人,而非拥有着标题党般传播性质的。如今,还希冀于平台自身能够产生庞大的内容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编辑们都在做自媒体了,唯有源源不断的内容才是平台持续成长的关键。
失效的是词汇,而非标题党
标题党被许多虚假和夸张的词汇给妖魔化,一旦某些爆文出现后,首要分析的不是文字内容,而是标题的写成,并非在短期内会有一大批模仿标题出现。网信网打击的是词汇,而非真正的标题党,即时如新闻报媒般,也会有自己相关标题写作方法,但是我们如今要怎么做?文案,大家都基本了解,我们可以用文案的思维来创作标题,逐渐摒弃网传等不切实际的标题词汇,文案追求的是效果,创作文案的过程是寻找用户需求的过程,我们尝试用文案严谨性来做标题,或许能够改变一下环境。其实,失效的不是标题党,而是词汇;打击的不是标题党,而是使用人恶意;净化的是网络环境,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