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网上搜索一些习题时,我们都会想着是否可以下载下来,然后去打印再进行学习,这样的体验会好很多,但是下载的时候却提示你需要花钱?或者是变相的用积分来下载,而这个积分还是需要花钱充值的。
学习型文档收费乱象
如果是原创作者上传的这些文档,并设置为收费,我们无话可说,并且会乐意去付出这一份报酬以鼓励知识的创作与传播,但是很明显绝大部分并非原创者上传,在一些网站,比如“蚂蚁文库”,我搜索的关键词为“审计学试题”,在搜索结果的文档中,可以进行全文预览,但是比较模糊并且带有水印。
蚂蚁文库搜索结果
但是在这篇文档的下方我找到了这行小字“ 蚂蚁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就设置成了收费?合着是不是随便一个人上传了一些文档就可以设置收费了?有人下载就是暴利!并非原创者上传,而且有“侵权投诉”按钮,并且设置了资源ID,大家有没有感到一丝熟悉感?想想不久前的“视觉中国”事件。
哪些人在上传并设置收费文档?
我们再来看看上传这些文档的用户,这位超级会员一共“原创”了八十多万的文档并上传给用户付费下载,他“原创”了高数习题答案,又会服装设计,还知道输电线路的注意事项,写的来C语言,上得了工地,修的了水泵,简直是一个全能型选手。
视觉中国最大的错误在于把不属于他旗下摄影师版权的图片搜集起来向使用这些图片的公司进行索赔,文档下载收费这个行为与视觉中国事件相同点在于是将网络上散落各地的文档收集起来并设置付费才能下载,而文档下载又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是一个用户主动付费才能取得文档下载的权利,并不是索赔起家。
蚂蚁文库的“注意事项”让人感到好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然后就对自己根本没有版权,也不知道上传用户有没有版权的文档进行设置收费,而且价格不菲,知网都没你们这么黑。况且知网还是拥有版权的。
用户疯狂上传为哪般?
用户能够花大精力找这些文档并且不遗余力的上传近百万的文档,究其原因,便是来自于平台的“文档赚钱”理论,或者是各路自媒体宣称的“大学生躺着赚钱”,不过平台为了规避责任,基本上都会要求用户上传的为自己的原创文档,但是用户上传的到底是不是原创文档平台心里没点数?
有的平台直接就命名为“文档赚钱”,目的就是吸引用户来上传文档,而一些学生为了自身提高,或者是职业资格考试的训练试题,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心急了肯定会做出一些充钱购买的举动,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赚的这部分钱,毕竟学生的钱好赚啊!
文档上传的收入哪去了?
在某平台上,文档下载时表明,文档下载的收入全部归上传者拥有,这样看来网站基本不赚钱,你看,你付费我都给了用户了,我一分钱没拿!
但是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在该平台的上传者引导页面,我又看到了不同的说法。“文档上传后,有人下载,就会有收益。原创文档获得95%的收益,独家文档获得90%的收益,普通文档获得65%的收益。”还是这般的商业模式,将用户的钱分成,正如《让子弹飞》中,“拉拢豪绅和百姓,豪绅的钱原路返还,咱们分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付费下载文档需求从何而来?
那些付费下载的网站早就为了吸引上传者准备了一份话术。
举个最熟悉的例子,作为老师,做课件是生活“常态”,但是网上的好像更优秀,或者方便。那是不是就可以花点钱直接下下来用比较方便了?
作为学生,考试的答案、小抄,策划书、毕业论文等等需求是不是就很旺盛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专业找到同行需要的资料呢?
是不是很像每次在网上疯狂找资源的你?
我们是否真的应该为其付费?
众所周知,网上的一些各种学科的习题,原创者要么是各个高校的教师,要么是考试机构的老师群体,有的是设置了不允许外传的限制条件,但是大部分是为了知识的共享,并不是说我们不愿意为其付费,但是我不愿意为这种随随便便盗取了文档就来上传获取利益的行为付费!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所以那些网站才会打出“仅供个人学习与研究”的旗号,但是自己却设置收费为自己的网站牟利,实在是不应该,虽然设置了所谓的“认领”途径,但是一般人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原创文档被放在上面卖钱吧?等你反应过来去证明这个文档是你自己创作的时候,想必那些人早就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