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每当我刷公众号的推送消息时,总是会看到类似“学会独处,才能翻身”“越优秀,越孤独”等观点。


这样的文章,大多都建议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要学会和自己独处,不要害怕品尝孤独的滋味。


然后,例举了一个人去图书馆学习,一个人去操场跑步,一个人准备考研的种种优点。最后告诉你,独处是提升一个人最好的时机。


享受孤独本无可厚非,但今天我想要说的是,社交并不容小觑,社交和独处一样重要。


都说要留点时间来和自己相处,那同样的,我们也需要拿出一些精力放在社交上。



一、社交并不只是简单的交朋友


不论你是喜欢独处,还是爱好社交,能交到真心朋友的概率,差不了太多。人一生能有一个知心朋友就很不容易了。


但是,普通朋友也很有必要交往。


如果你性格外向,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一定会比默默独自提升自己的人更有机会交到朋友。


俗话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渠道。有时候,广交好友比埋头苦学更重要。


当我们步入大学的同时,也是一只脚迈入社会的时候。而高考是一道分水岭,高考之前,努力就能取得成绩;高考之后,不是努力了就有好的结果。


想要在这个时代洪流下屹立不倒,或者勇弄潮头,更多的是靠人脉,平台,运气,甚至颜值。


要是你在大学期间就重视了社交,你就比别人多了四分之一的胜算。


你交的朋友,或许不会永远陪伴在你左右给你出谋划策,可是每当你比别人多交一个朋友,在遇到困难时,你就比别人多一分解决问题的希望。



二、社交是能力提升的体现


社交,即社会交往。百度上这样定义社交: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


社会交往是动物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我们每一个个体,对交朋友这件事应该有一种本能。当这种内在力推动着我们不断参与到社交中去的时候,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等都会有相应的提高。


朋友z在刚上大一时积极参加了学生会,校级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组织的纳新活动。经过重重笔试和面试后,成功入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舍友懒懒散散百无聊赖的时候(大一课程很少),她都在忙着做表格,做ppt,帮忙签到,撰写学校公众号文章等。


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她十分满足。


毕竟,这些社交活动不仅让她认识了很多愿意跟她分享学习或工作经验的学长学姐,而且学校分配下来的任务,让她不知不觉间学到了很多东西和技能。


大一结束后,我们有目共睹,她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可见,社交的好处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三、社交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一个人的眼界与格局决定了是否成功,而一个人的眼界与格局是从阅历得来的。


那阅历不够怎么办?


靠社交。


你见过的世面或许不大,可社交能帮你丰富人生经历,从而无形之间提升你的阅历,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现在钥匙就在你手中。只要你去争取,打开这扇门是分分钟的事。


争取钥匙就是积极社交,好好社交,享受社交。


当你成功社交一次后,你可能就对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多了新的认识。


比如,在和朋友聚餐时,朋友向你交流了前段时间去法国旅行的感受。她说,“卢浮宫不愧是四大博物馆之首。这座艺术宫殿里的每件艺术品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就拿《蒙娜丽莎》来说.....”


这次聊天结束后,我相信就算你没去过法国,没去过卢浮宫,也多多少少了解了其中蕴含的一些作品知识。


或许往后的某一天,在你与别人谈及艺术时,举了当时你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某个例子,别人不仅会觉得你知识渊博,而且在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


这样的社交在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增长了你的见识,让你学到了新东西。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写在最后:


社交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


学生时期,那些爱社交的男孩女孩总是被人冠以“海王”“花瓶”的名号。而那些爱嘲讽他们的人,殊不知自己丝毫没有领悟到社交的快乐与益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想我们更需要社交来帮助我们做到行为的多元,思想的多元。


诗人拜伦曾言:“如果说是社交教会了我们怎样生活,那么该是孤独教会我们死去了。”


现在,此时此刻,既然我们活着,且都含有一颗滚烫的心,那就该学习怎样生活。


生活同死亡一样重要,就好比社交与独处一样重要。


作者:太猪,热爱电影,喜欢在深夜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