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CIO是稀缺资源,那么优秀CIO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又如何成为优秀的CIO?本篇将详细介绍优秀CIO应该具备的三项关键能力,以及形成这三项关键能力的四项修炼。

优秀CIO必备的三个能力,即精通业务、战略思维、和领导能力,CIO可以不懂技术,但必须懂业务,当然懂技术更好。

对CIO缺乏统一认识

一次去河南参加会议,有人问我:“陈老师,什么是优秀的CIO?” 真的是一个好问题。目前针对这个问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的认识。

提到CIO这个职位,先从信息化的发展说起,企业信息化在国内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九十年代初,IT在上图中最下面,属于技术支持阶段,一般没有独立部门,在许多企业统称为“修电脑的”,被任何部门呼来唤去。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就到了应用支持阶段,实施ERP、CRM、MES、OA等应用系统,这个阶段一般都成立了独立的IT部门,有IT经理或总监职位。最近七八年,到了业务引领阶段,职位再上一个台阶,叫CIO,也有叫CDO,副总级别,跨入公司的高层。IT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职位也越来越高,但对IT的要求也同样水涨船高,达到空前的高度。当然,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信息化1.0阶段,注重应用支持,只有少数企业已经进入2.0时代,上升到赋能引领阶段。

日常工作中,对CIO的认知模糊或错位,也是普遍现象,前两天遇到一位资深高管,他口口声声你们搞技术的,我当时就纠正他,不能说我们CIO是搞技术的,CIO是业务,CIO甚至可以不懂技术,但必须懂业务。

那么,什么是优秀的CIO?或者说CIO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本人有个简单总结,即优秀CIO必备的三个能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能力一:精通业务——熟知企业的核心业务,洞悉行业趋势

如何才叫精通业务,即在企业里面,跟所有业务部门的高管能对等沟通业务,甚至比业务更懂业务。

优秀CIO必须要有精通业务的能力,怎么衡量精通业务呢?大致可以这么说,在企业里面,跟CEO以及所有业务部门副总能对等沟通业务,包括销售、市场、研发、生产、供应链、财务、HR等,甚至比业务更懂业务。这个要求挺高,实际上还是许多CIO努力的方向。

1. 懂业务的人不懂IT,懂IT的人不懂业务。

这是信息化做不好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让懂业务的人学习IT,要求过高,不现实,反之,让IT人学习业务,虽有挑战,但却是可行的。要搞好信息化的前提就是要有既懂业务又懂IT的人才,即能够熟练地、准确地把业务语言翻译成技术语言,同时又能把技术语言翻译成业务语言,这方面CIO责无旁贷,而且要带领所有的IT学习业务,理解业务。

2. 没有理解业务的信息化,就像隔靴挠痒一样。

IT部门费了很大劲,但业务部门不满意。只有理解业务,抓住业务真正的痛点,才能更好地支持业务、赋能业务、甚至引领业务。如果对业务了解不透,了解不全面,那么对需求的辨别能力就不足,作出的判断就不够,最终的解决方案就难以满足业务的真实需求。

3. 跟业务沟通必须用业务的语言。

用技术语言业务听不懂,也无法沟通。曾经参加过一个IT的汇报会,PPT上满是服务器、网络、数据库、字段、接口等等,那些高管们肯定不感兴趣,也没法提出问题。如果把PPT改一下,换成实施哪些系统,改进了哪些流程,解决了哪些业务问题,做了哪些业务优化,达到了哪些效果,关于系统的稳定性,可以用数据来说明,某某系统的问题数量提报了多少,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解决了多少,服务器的非正常宕机次数和时长等等,这样的PPT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有交流的价值。

能力二:战略思维——具备IT战略思维和系统架构思维

具备战略思维和系统架构思维,才会有一定的高度,是取得信任和支持的基础,同时也是避免信息化走弯路的重要保证。

看到太多的企业走了太多的弯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规划、缺乏架构,在《信息化系统是要建成“菜场”还是“大厦”?》中会有详细的说明。

1. 信息化战略必须基于业务战略。

并且要支撑业务战略,支撑并赋能核心业务的发展,缺乏战略思维就很难理解企业战略,更难于企业战略的落地。战略思维还要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行业内的新业务形态,行业的新技术应用,以及与业内头部企业之间的差距等等。

2. 有战略的思维和架构的思维才会有一定的高度。

有人说公司不支持IT,甚至不敢跟CEO交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度不够,CEO或副总觉得你太low了,当然无法对等交流。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取得CEO和诸位副总的大力支持是信息化成败的必要条件,向上管理是CIO的基本功。

3. 有基于战略的规划和架构,才会少走弯路。

信息孤岛目前还是普遍现象,这是最典型的缺乏规划和架构的结果,如果在建立系统前,规划好主数据,规划好与相关系统的对接接口,建成集成的系统,就不会有信息孤岛。

建立系统前需要架构思维,系统上线后仍然需要架构思维,信息化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系统上线后还不断需要优化和改进,需要对系统做变更。每一次变更都要有架构思维,必须符合系统变更规范,符合总体架构设计,不能随意变更,乱打补丁,否则几年后,系统中代码混乱,没人能完全读懂,甚至会产生逻辑冲突,从而导致系统不稳定,运维工作量几何级数增长,在此基础上也难于支撑新业务新业态。

能力三:领导能力——具备出色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信息化跟所有部门相关,必须取得所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不管对方好不好打交道,都要打交道,而且要打好交道,因此必须具备出色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为什么前面加个定语“出色”呢?因为要求太高,不管对方好不好打交道,都要打交道,而且要打好交道,信息化跟所有部门相关,必须取得所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CIO确实不好做,CEO、副总、总监和经理的性格各种各样,有通情达理的,有强势的,甚至有故意刁难的,因为信息化过程中流程再造会触动某些人的权力和利益。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如何,都要达成共识。

项目预期管理也是CIO的基本功,比如需求共识、目标共识、理念共识、以及方法共识等,这些达不成一致,项目难以推进,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扯皮和内耗。比如,如何让业务部门深度参与项目、如何充分挖掘需求、需求泛滥时如何说服大家接受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如何让大家聚焦项目目标、对于伪需求如何说服对方接受取消等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沟通和说服能力。

如何打造执行力很强的IT团队非常关键,团队还包括供应商顾问和关键用户。

组织协调能力还包括团队打造,拥有一个执行力很强的IT团队是信息化顺利推进的基础。同时供应商顾问和关键用户也是团队的一部分,如何做好挑选、支持和管理,也是成功的关键。《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IT团队》中有详细介绍。

其实,技术能力也很重要,相信很多人把技术能力作为优秀CIO的必备能力之一,毕竟信息化是通过技术实现的,IT内部大部分是软硬件技术人员,懂技术的CIO跟下属的沟通交流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同时也能准确判断技术实现的难易度,以及所需投入工作量的多少。但我还是认为技术能力对CIO来说不是必须的,我就见过几位非技术出身的CIO,干得非常出色。CIO实际上是一个高层的管理岗位,只要管理能力强,懂得识人用人,上述的顾虑自然不会是问题。只要具备精通业务、战略思维、和领导能力,就是优秀的CIO,当然,懂技术更好,是加分项。

CIO是布道者,是翻译官,要懂业务、懂需求、懂架构、懂开发、懂管理、懂运维、懂激励、懂成本、懂趋势、懂战略,在信息化2.0的今天,CIO必须从推广者和执行者转变为创新者和引领者。

CIO的实战札记,甲方IT的成长指南

《CIO随想录》——三十年数字化老兵的实战分享,旨在帮助企业减少踩坑。京东天猫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