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级学习者》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9种学习原则,帮助我们成为“超级学习者”。

一、元学习

“元”这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充满了哲学的味道。比如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元记忆:对记忆的认知;元分析:对分析的分析。这要求我们要跳出固定的圈子去了解事物背后的意义。作者提出的第一点元学习也是这样:在进行某项学习时,我们首先要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这项学习。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为什么学习,其次要知道我们学习什么内容,最后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这三点内容出发绘制这项学习的纲要,根据纲付诸于实践。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元学习。当你做好这一步后,你就拥有了一个路线图,我们跟着路线图走就行了。

二、专注

不仅是在学习,我们在工作或是生活中经常会面对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拖延使自己无法开始,二是分心使效率低下。

在处理拖延这个问题时,我们又要用到“元”的方法,首先我们要觉察到自己正在拖延,然后分析我们拖延的原因。造成我们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完美主义,比如恐惧成功,比如争夺自我的掌握权。

当我们觉察到正在拖延后,可以采用5分钟法则或者是番茄土豆工作法开始,以往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我们的意识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才会改变,但是神经记忆告诉我们我们改变行为后意识会跟着改变。这要求我们要行为在前。先做起来再说!

在处理分心这个问题上,作者从3个角度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一是环境,二是任务,三是大脑。我们需要改变环境,让它变得易于做某事,营造一个没有诱惑(或者诱惑很少的)环境,减少电子产品的诱惑。在设置任务时有很多的技巧,人们总希望事情变得很容易做,我们喜欢并坚持做极度容易的事情。在设置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表现的能力,低估自己遵循计划、坚持到底的难度。所以往往会半途而废,放弃原本打算要做的事情:新手刚进游戏就遇到终极BOSS,那肯定放弃了。在大脑方面最近我比较喜欢用冥想的方法。李辛老师在《精神健康讲记》里说道: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罗盘,而身体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想走得更远,一定要打好身体的基础。

三、直接

我们大多数人学英语都是哑巴英语,#没有语言环境,所以是学了忘。作者在这里提出的第三个原则是“直接”。比如之前学习CAD画图,背再多的理论也是纸上谈兵, 还不如直接拿一个项目的图来画,基于项目的学习,再花大量时间训练。

四、训练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量变会引起质变,训练也是如此。我们不是天才,知识点不是看一次就能掌握,这要求我们要进行大量的训练。

五、检索

以往的学习,我们是拿着上课的笔记一段一段背,再好一点的情况是画思维导图,可这真的有效率么?填鸭式的记忆能应付考试,我们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这样。如果你想要真正掌握一项知识,你可能需要用其他的方法。

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我会快速浏览一下要学习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的过程不是抄老师PPT,有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们在下面奋笔疾书,看起来很认真的样子,在老师眼里你可能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这真的是勤奋么?这其实是在偷懒。我们把时间花在了不需要技术含量地抄写上,忽略了思考的过程。如果抄PPT有用,那以后老师直接给PPT你就好了。上课千万不要抄笔记,你除了得到一坨你再也不想打开看的东西,感动了自己,没有任何收获。

在课后不要翻书,找一张A4纸画一下这节课的框架。这个框架和逻辑图类似,但不是让你把书上的内容全部抄下来,有两个关键点:(1)字要少;(2)点要全。

在复习概念的时候,我们要用到闪卡记忆,Anki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软件。用自己的话制作卡片会比照抄原文更容易记忆。举个栗子,比如有一段话你很喜欢记录下来了,等过段时间你再去找这段话时,怎么也找不到。因为这时候你找这句话时,脑子里回想着的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加工后的语句。用自己的话制作卡片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点。后面在介绍费曼学习法时会详细说明。闪卡记忆和传统背诵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背诵某个知识点时,不是上来就背诵,你会自己先在头脑中检索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学习完某个知识,我们要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测验必不可少。

通过测验能强化检索,更能了解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带着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针对性地请教老师、回放课件、制作闪卡,形成一个闭环。

六、反馈

在第五个原则“检索”中,我提到了测验的作用。当我们完成某项测验时,会得到一个反馈。这个反馈告诉我们这次测验你做对了多少题,错误多少题,这就是结果反馈。选择题选A不选B,这就是信息反馈。最后我们去看答案解析,会得到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回答,这是纠正性反馈。一开始我对结果反馈非常恐惧,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做15道选择错5道,自己是不是不行啊。后来想通了,做15道题目错5道只代表自己没有掌握好这个知识点。但进行某个测试一直满分或者接近满分时,我们也要反思一点,这个测验是不是太简单了?效度够不够?

七、记忆

心理学关于记忆有很多研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我们记忆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于记忆有两种类型的干扰: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记忆是一把上了锁的盒子,却没有钥匙。我们要利用这些规律,而不是反抗规律。毕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法避免啊。

这里再提一下Anki,anki就是这么一个工具,让你有针对性地适时重复,在遗忘的关键时间节点提醒我们适时地复习遗忘的内容,提升我们的记忆效率。

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叫前摄抑制(先报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针对记忆的这两种干扰,我们可以利用睡前睡后半小时。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因为没有后摄干扰,在脑袋里回忆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可以在脑袋里回放学习的框架图,检索记忆。不要刷手机放松,手机上的信息会干扰之前的记忆。而睡前半小时学习的内容会在你睡觉之后在脑袋里不断加工。早晨起床由于没有前摄记忆的影响,我们再回忆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会记忆犹新。

八、直觉

检验你是否真的掌握某个知识,仅仅测验是不够的。测验优秀只能代表这道题目你会做了,我们还需要看用自己的话能不能给别人讲明白这个知识。这就是费曼学习法。在背Anki卡片或者做测验时,我们都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对自己诚实。

九、试验

上文介绍了很多学习方法,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去试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不断的试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根据自己的风格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

这本书可以说是武林秘籍的总纲,介绍了很多学习方法,为我们如何成为“超级学习者”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