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 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 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 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几十五度角的 度数。

三、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简易的量角工具。 学具准备: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探究单、作业单,彩纸。

四、 过程: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你都要学了 哪些知识?数一数,下面的图中有几个角?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看来几个小角又能拼成更大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 究角, 一起去挖掘机的工作现场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你在哪里 发现了角?铲斗臂上形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角,关于铲斗臂上的 这个角,你还想继续研究什么数学问题?这个角有多大?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camtasia录屏软件截取了挖掘机 工作的视频,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

的欲望。)

二、 自主测量 合作探究

1、 猜想:

师:先来猜想一下该怎样测量这个角的大小呢?指生回答。

2、 回顾前知,方法引领: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一条线段 时,我们是怎样测量的?生回答。师:我们选择了一厘米的线段 为计量单位,看它包含几个一厘米,在测量图形的面积时,又是 怎样测量的?指生回答。师:我们选择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为计量单位,看它包含几个1平方厘米,现在你想怎样来测量角 呢?指生回答。师:对,我们可以找一个小角,以它为度量的单 位,看看这个角里边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在我们的三角板中就 有这样的小角,也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课件动态演示以前学过的测量方法,帮助学生

进行知识的迁移,测量的本质是计量单位的累加)

3、 合作探究,初探量角工具。

教师巡视,指3个组到黑板上展示测量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师:感谢你们的分享,请回。老师发现大家 在测量的过程中, 一个一个摆挺费劲儿,如果再来测量另外一个 角,还要再来一个一个地重新摆一遍,怎样能省去重复摆的麻烦, 让测量变得更简单?指生回答。师:这个同学真有想法,出示教 具,像这样把相同的几个角摆好,固定在一起,这就成了一种测 量角的工具,就可以拿来直接测量啦,再来测量一下这个角,感 觉简便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知一个大角可以用

几个相同的小角来度量)

4、 认识1°的角,构建计量单位

教师质疑:大家测量的都很正确,可是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

一样?指生回答。师:对,因为大家选择了大小不同的角为测量 单位,所以我们有必要统一一下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数学家是 这样规定的,出示课件: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这个角就是量角的单位,1°的角,板书1度,齐读一遍,伸出 两个手指比量一下1°的角有多大?1°的角是怎样来的呢?我 们一起来看屏幕: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 就是1°的角。

(设计意图:课件直观地展示出1°角的产生过程,追根求

源,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这个计量单位的大小。)

5、 借助量角器读角

师:在这个半圆里,有多少个1度的角?将180个1度的角 拼好,固定在半圆里,就成了我们的测量工具——量角器,和我 们刚才制作的工具是不是很像呀,量角器上所有的角顶点都在这 个点上,我们叫它量角器的中心点,从中心点引出的线太过密集 了,我们可以隐藏其中的一段儿,这样就更清晰啦。

课件出示:这是几度的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数数它包含了 几个1°的角, 一起来数一数一个1°,两个1° … … 5个1°, 这是5°的角。

课件出示120°角,师:这个角是多少度?我们也来数数吧, 太多了,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么大的角很快地就数出度数,借助我 们以前的工具——直尺让学生受到启发,改进量角器,在刻度线 上标数字,借助数字观察这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师:对,借 助数字,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它包含了120个1度的角,那这个 角呢? (出示70°角)这个角呢? (出示开口向左的40°角), 师:你是怎样知道这个角的度数的?指生回答。师:数一数,算 一算,转一转,老师感觉都有点麻烦,怎么样能让这个角也借助 数字直接读出度数呢?指生回答。师:你的想法太了不起啦,我 们可以从左往右再增加一圈刻度线,也从0度标记到180度,这 样这个角就能直接读度数了,于是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线,外面 的一圈叫外圈刻度线,里面的一圈叫内圈刻度线。

(设计意图:利用ppt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亲历改进量角器 的过程,并切身体会到它各部分的功用,同时在读角的度数的过

程中,体验到角的大小与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

6、 在量角器上找角,发现共性

师:探究到现在,量角器就变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量角器的 模样了。板贴教具:量角器。认识“中心点, 0°刻度线”,观 察量角器,找找几度的角,同位两人交流。请同学到老师的量角 器上展示自己找到的角。

借助学生找到的1个角,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同样大的这个角 能找到几个? 小结:只要包含了50个1°的角都是50°的角, 但是如果角的一条边指向0°刻度线,借助数字找角更简便。

出示课件,师:认识了量角器上的角,老师也想来考考你, 一起来看屏幕。让学生读出视频中75°和25°角,动画演示这 两个角的读角方法,交流后小结:量角器上角的共同特点是:角 的顶点都在中心点上,角的一条边都与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 角的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了。

(设计意图:利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了这个视频,便于学生 放大来仔细观察,突破了几十五度易读错的难点,深化了角的大

小就是它包含了几个1°角的理。)

三、 使用量角器量角

师:现在就用量角器来测量一下这个铲斗臂上的角有多大? 学生独立完成在探究单上。指生到实物展台上演示测量的过程, 最后一起来总结一下怎样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最简便:将角的顶点 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零度刻度线重合,角的另 一条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啦,我们可以概括成一个口诀, 先要两点重合,然后是两线重合,最后读度数时要分清读内圈还 是外圈,指生交流:你是怎样区分读哪一圈的度数的?

四、 巩固练习 提高技巧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巩固练习。

1、 读出每个角的度数。指生订正。

2、 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指生上台演示,师:看来这几个同学在测量时还运用了几个 量角的小技巧,我们来学习一下,当角的一条边够不到刻度线时, 我们可以将这条边延长一下,当角不是水平摆放时,我们可以转 一转量角器,或者转一转我们的作业纸。

五、 走进生活,体会角的应用

师:学习了这么多角的知识,那角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呢?人们喜欢的躺椅经测量发现,当靠背夹角达到110度左右时, 躺起来很舒服,小朋友喜欢玩的滑梯,当夹角为30度左右时, 滑起来,既安全又有趣,角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课后大家可 以继续去发现,课后作业,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使用量角器去画 一个40度的角。

(设计意图: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向生活中走去,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 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同学们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学

生交流,老师用课件系统梳理知识网络,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利用ppt中smartArt的功能,让本节课的网 络结构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图画又有知识点,生

动地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框架,总结了本课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