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使学生在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能利用观察——猜想——验 证——总结的方法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
- 回忆:什么叫做比例?
- 判断下面每一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6 : 12 和9 : 18
20 : 5 和 4 : 1
- 填空
2:3=4: ( ) 20:5二( ):1
( ):4=9:12 8:7=3:( )
- 解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4x=120 6x=30X4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错。
二、 揭示意义、自主探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啤酒厂,认识了什么是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比例有 关的知识。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生回答
根据你所观察到的信息以及信息中的数据,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
学生独立写比例
(二)猜测规律
哪位同学想把你写的比例和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
生1:
同学们,快速判断一下,这是比例吗?
是
为什么?
学生回答
还有不同的比例吗?
生2:……
可以吗?
可以。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比例,想一想,比例的外项和內项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以18:3二30:5为例,我们分别计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看看从中能发 现什么规律?
学生动手计算,汇报
18:3 = 30 : 5
两个外项的和:18 + 5=23
两个内项的和:3 + 30 = 33
两个外项的和与两个内项的和之间没有发现规律。
两个外项的差:18 - 5二13
两个内项的差:30 - 3 = 27
两个外项的差与两个内项的差之间没有发现规律。
两个外项的积:18 X 5 = 90
两个内项的积:3 X 30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两个外项的商:18《5二3. 6
两个内项的商:30! 3 = 10
两个外项的商与两个内项的商之间没有发现规律。
(三) 、验证规律
刚才我们初步猜测比例的外项与內项之间有这样一种关系,那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
自己举例验证,汇报
(四) 、总结规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找个同学,把我们的发现读一读。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研究过程,首先我们借助一组比例产生了猜想,接着,我 们进行了举例验证,发现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最后总结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其实,猜想,验 证,总结是我们数学上经常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应用规律
同学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同学们,看,20:25=4: x,你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指生回答,并讲解思路。
20 : 25 = 4 : x
解:20x= 25 X 4
20x= 100
X= 5
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 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
谁能说一说:如何转化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20x =25X4.
(2) 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解。
三、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猜想一验证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