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人,尤其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正高级职称就是职称评定的天花板。不少人认为,副高难评,尚可争取;正高难评,只能仰望。
那么,评正高级职称,难点在哪呢?
其实,其他参评条件,论文和专利相对好解决一些,而科技成果奖难度却相对较大。那么,难度在哪呢?
科技成果奖属于综合性成果奖项,而不是单一的发几篇论文,报几项专利这么简单。
要获得科技成果奖,首先要经过行业内的科技成果评价(以前叫鉴定),获得评价证书。评价证书会对你的科技成果水平定级,即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四个等级。
而影响定级的很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技术创新性。技术创新性靠什么来证明呢?最直观的就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就别提了)。因此,要想充分证明技术创新技术水平,就要有足够数量且相关的发明专利做支撑。三五项专利只是起点,十项以上才刚够看。就这一项指标,就能把一众单一成果甩到后面,这还不算论文,标准,规范,工法等等。你说难不难?
等级越高,获得等级较高的科技成果奖就越有利,但是并不绝对,还得看成果的体量和受众面。如果仅仅是一项单一的技术,只是一个系统中的某一专项技术,算不上卡脖子技术,那么即使获得一个“国际先进”,可能也评不上科技成果一等奖。因此,整合资源很重要。
再者,科技成果评价和评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准备大量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技术研究报告,项目概况,计算报告,专项研究报告,专利清单,论文清单,汇报PPT,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社会效益报告,评价意见书......这么多的材料,估计很多人从没写过,是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的,必须组建一个成果申报团队,各司其职,合作完成。
而其中,成果申报牵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他要整体策划申报工作,包括:成果的题目,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梳理提炼创新点,创新点对应专利成果,应用效果证明,汇报PPT的制作,汇报技巧,等等。
从时间上来讲,从开始申报,到准备完材料,到汇报完成,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集中准备。尤其是申报材料往往需要反复修改,使人身心俱疲。很多人对申报科技成果望而却步,就是因为申报过程漫长而熬人,对材料策划和撰写要求较高,所以才会觉得太难了,放弃了。
所以说,申报正高职称的难点在科技成果奖。这需要策划的能力,坚持的毅力,团队的协作。我们要有抱团取暖的意识,先有准备即专利,再有想法即创新点,拉一个队伍,定一个目标,奋战几十天准备材料,先拿到科技成果评价证书,再申报科技成果奖,相信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