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花开得果企业自运行


作者:劳拉姑姑

这几天,关于司马南老师和联想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据说,司马南老师这次联想专辑的视频总播放率达几亿之多。


这个时候写这个文章,未免有蹭热点的嫌疑。


但是姑姑无意去评价两者孰对孰错,因为都不是当事人,也未了解真相,没有发言权。


而且根据易经的阴阳原理,万事万物都是无法一言定对错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

对,未必是好事,错,也未必是坏事。


作为专业研究企业经营的企业医生,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企业经营的问题。


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要经常保持一种警惕性,也就是说,围观了社会的一些事件之后,不要仅仅停留在吃瓜群众的阶段。

围观之余,还要去深度思考一下背后的一些逻辑,看看对自己是否有一些警醒,或者是一些参考。


在这里,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联想是你们公司,遭遇到司马南老师这次“触及灵魂的诛心式考验”,你们作为柳传志前辈,会怎么做?


按照惯例,姑姑又用我们的“企业五行共生系统”进行分析,谈谈当企业遇上了类似事件的应对思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或者启发。

以下,正式开始:


01


第一步,确定事件:遭遇外在舆论危机

不管这个事件是由谁挑起,由谁带动,但是对整个企业而言,这就是一波舆论危机。


第二步,梳理事件脉络,也就是说,舆论是集中针对企业的哪几点?

这次联想公司遇到的,司马南老师已经是非常有条理的,抽丝剥茧地罗列了出来,所以梳理起来也是相对轻松的。


第三步,确定舆论点的真伪,有没有数据、图文、视频、证人、时间等证据式的资料支撑?

这次联想事件,据说司马南老师列出的证据资料,都是在公开渠道取得的,并且是联想自己公布的。

也就是说,可以暂定这次舆论的主题基础都是真的(用“暂定”这个词,是因为这些资料姑姑并没有亲自去考证过)。


但是舆论是由两点组成的,一个是主题基础,另一个是舆论导向。


在这次事件里,暂定主题基础是真的,但是舆论导向,目前为止,主要还是由司马南老师带动的,而司马南老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立场、态度、观点都非常鲜明的社会学家。

换句话说,就是发言带着很大程度的个人主观判断的。


作为企业,姑且不论司马南老师言行的动机,必须面对的是,因为司马南老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次的舆论带动,对联想的发展而言,是一场非常大的危机,对柳传志前辈的声誉影响,也是一样。


02

第四步,针对舆论的集中点在企业内部进行全局反省,并向司马南老师及公众表达舆论监督的感谢、以及反省的诚意。

这一点考验的是企业领导层的格局、以及心性境界。

不得不提的是,很多企业在这一点上都会选择走捷径,要么用公关手段,企图买通发起舆论者,息事宁人;要么动用各种手段,恐吓威逼爆料人。

不幸的是,这两种往往都是带来反效果,哪怕一时平静下来了,后面也是隐患无穷,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这套“企业五行共生系统”,基于天道思维,治疗的是根源,不是掩盖症状,所以整个追溯过程中,是没有走捷径这种投机取巧的模式的。


----------

说回反省:

反省的第1步是:企业的各种制度是否出了问题?例如资金用途比例分配,利润分配模式、用人制度、财务制度等等。

大家都知道,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所有的制度都要与时俱进,某些制度在过去可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用在现在可能就是非常落后了。

如果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曾经验证某种制度非常好用,就一直舍不得放弃,一直不去改变,那么,就会导致企业的创新动力非常低,会让企业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曾经好的制度会反噬企业本身。


例如,过去这样的分配机制是出于给领导层最大的动力去推动企业发展,但是现在还是这样分配的话,除了保护了领导层的利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有没有推动作用?


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推动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更重要的。


制度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推动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凡是那些没有起到这个作用的制度,都应该废除掉,或者是进行改良更新。


----------

反省的第2步是:企业近3-5年的发展情况、人才梯队结构以及供应链怎么样?

也就是说,这些年企业的行业地位有没有提升?近3-5年的发展策略对企业来说是加分的还是减分的?还是吃老本的?


虽然说负债率90%对这个行业来说是不算危机,但是这种付款模式对整个产业的上下游来说是否有促进作用?有没有可能推动阶梯式机制,激活供应链的创造性,或者是作为提升整个产业品质水平的动力?


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说,作为一家大企业,虽然说成绩大多数是靠自己及团队努力拼搏而来,但是企业的规模和社会地位,却是由全体客户共同成就的。

所以,他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提供工作岗位,或者偶尔做一些慈善,也应该包括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不管是工艺水平还是品质水平、以及人才培养。


----------

反省第3步是:企业的产品有没有创新?产品或者服务没有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与同行知名品牌同类产品相比,竞争优势在哪里?未来的产品计划是什么?研发投入比例要增加还是减少?

反省这一步,主要是为了以事实或行动或计划给消费者,也就是向舆论公众传递信心,树立以“产品立企、客户为本”的真诚形象。


反省第4步是,营销业务怎么样?业绩增长了,还是降低了?如果是增长了,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增长(降低)前和增长(降低)后之间,企业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策出台,或者企业内外有没有什么大改变?

反省这一步,主要是思考,这次舆论会不会影响相关业务持续增长?

例如鸿星尔克前段时间的销售增长,是因为大众的情绪高涨。

就是说如果企业的业绩是随着大众的情绪而高低起伏的,那这个企业就是非常不健康的企业。


据2021-8-11的证券日报报道: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通过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优化运营,通过可持续、绿色发展,联想集团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实现盈利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作为联想中国区的基本盘业务,PC业绩超预期增长。


其中商用大客户业务,PC销量市场份额达到54.5%。中小企业业务,PC销量市场份额达到32.5%,创历史同期新高。MWS移动工作站市场份额达到60.8%。


联想方面表示,业绩的表现主要得益于三大驱动力: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为联想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和持续的内生动力;高效的供应链能力保证了复杂市场形势下的韧性供应;高价值产品构建核心竞争力,推动联想中国PC高位持续增长。(资料摘自“证券日报”2021-8-11)


从以上资料来看,联想的业绩增长基础还是很牢固的。


柳传志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中“教父”级的人物,在企业经营方面,的确是功力深厚的。

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对中国商业发展的积极贡献是不容置疑的,直到现在,他的书籍对广大的创业者、企业主来说,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在实操方面,都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对此,姑姑甚是敬佩。

----------

继续谈反省,

一般情况下,随着反省的来到第四步,舆论危机也已经逐步解除。

面对危机,自谦、真诚的态度就是制胜法宝。

物极必反,当一边不停的去指责,一边则持续的谦虚反省,尤其是大企业的反省更难能可贵,大众的心理就会慢慢的从原来的站队指责变成站队谦虚这边的。


危机,危机,就是危险中见机会。

千万不要解释,越解释越容易激起情绪,当大众觉得你总在推搪,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

反省第5步是:总结反省结果,沉淀反省智慧,写进企业公关制度指南。

这一步非常重要,会让企业后来者以后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有解决问题的方针指引。

往大里说,这些智慧总结,可以慢慢汇集成企业的《孙子兵法》,是企业智慧的结晶, 可以长久传承下去的。


至此,全局反省完毕。


03

下面,继续回到我们“企业五行共生系统”分析。

第五步:企业下一步怎么办?

这一步,主要思考,企业的定位是什么?企业的真正壁垒是什么?壁垒持久性如何?还需要打造什么壁垒?还可以打造什么壁垒?企业内部各种制度应该怎么去改善更新?


思考完毕,然后定出内功打造方案,再分级别分部门,开会定出执行计划,推进计划执行等等。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努力。


好了,全盘分析至此完毕。


最后


最后,来总结一下:


本文主要是基于现在非常火热的司马南和联想事件,引导大家思考,如果自己的企业遇到同类情况怎么办?

然后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企业五行共生系统”在面对同样情况时的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


第一步,确定事件:遭遇外在舆论危机;


第二步,梳理事件脉络;


第三步,确定舆论点的真伪;


第四步,针对舆论的集中点在企业内部进行全局反省,并向公众表达舆论监督的感谢、以及反省的诚意;

这部分又包含五个反省步骤,大家可以往回看,在这里不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五步,危机解除后,思考企业下一步怎么办?


好了,文章结束,还是如上所说,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哪怕能够启发一个人,姑姑也心满意足了。



全文终



对每一位企业家都保持着敬畏之心

是真正穿越问题

发现问题根源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