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老板让做一个策划方案的PPT展示,并告知3天上交。第1天,你告诉自己时间还富裕,不着急,明天再做,就这样美美地过了一天;第2天,你想开始搜集素材、搭建框架,但却莫名其妙来了很多临时紧急的任务,虽然这些任务可以很快完成,但你还是给自己找了借口,心想不是自己不想开始着手做PPT,而是条件不允许,于是第二天又过去了;等到第3天的时候,自己着急忙慌敷衍了事地交了差,工作质量自然很差。
这就是我们在职场当中经常遇见的场景,我们总会告诉自己还有时间,不着急,再等等,还总是一本正经地责怪万恶的“拖延症”害人害己。今天就给大家揭露拖延症的真相和有效应对方案。
一、到底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明知道后果有害,但仍然要把计划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这个定义告诉我们,那些临时出现的情况,比如轻微的车祸却造成你没能及时去参加英语培训班,这样的行为不是你主观造成的,所以不能称之为拖延症。
拖延症,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懒惰的行为,不会管理时间,但拖延症真正的根源却是“恐惧”。
拖延症都有哪些症状呢?
1.缺乏自信心: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遇到困难任务总会有逃避的想法。
2.只想不做:很多时候靠着想象来完成工作,甚至是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但却永远不想付出行动。
3.懒散:工作态度懒散,总认为工作任务太过艰巨,自己无法处理,还是先处理简单的工作比较节省时间。
4.执行能力差:因为拖延造成工作时间短,所以经常敷衍了事。
二、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知道了什么是拖延症,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会出现拖延症呢?
导致我们拖延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1.拖延是因为我们自身缺少自律
自律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而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自律能力比较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往往没有太多规划,甚至没有明确的目标,过一天算一天,自然也不会要求自己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自律水平通常非常低,下班以后多是打打游戏、逛逛街、刷刷剧之类的,想要这样的人养成积极主动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
2.对自己存在认知误解
什么是认知误解呢?也就是说我们误以为自己明天会做好今天拖延的事情。比如我们减肥的时候,通常会告诉自己吃完这一顿,我明天就好好减肥,坚决不吃了,但事实却是,无数个明天,让我们始终没能下定决心来减肥。这就是明显对未来的自己有过高的认知水平,其实也是一种欺骗,不断欺骗自己,从而对现在的自己放纵麻木。
3.为自己的拖延找很多借口
有的时候,我们会给自己定制看似非常完美的计划,比如一个月看多少本书,一个月减肥多少斤,一个月学习哪项工作技能。这样的计划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我们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妈妈今天突然喊去家里吃饭,如果不去,那就不给母亲面子,如果去,自己的减肥计划又会泡汤。所以你选择去,但是不吃,你告诉自己这个想法简直太完美了,即能给足母亲面子,又可以坚持自己的减肥计划,但是面对母亲的再三劝阻,你还是放弃了减肥,但心里却埋怨是母亲的原因,所以自己没有减肥成功,这就是我们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
三、如何才能战胜拖延症
我们总会在拖延与不拖延之间徘徊,很多时候还是拖延占据了上风,其实这是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所决定的,大脑非常偏好那些简单、令人愉悦的事情,所以躺在床上刷抖音、赖在沙发上吃西瓜追剧,这些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占据着我们大脑的至高之巅,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战胜那个懒惰的自己,让自己真正地行动起来呢?
1.给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想要战胜拖延症,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知道对于自己来说,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你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想要一个自律的人生,想要一个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那么就请你完成以下3个动作:
1)将你最希望自己能做到的25件事情列在本子上
2)其中选择对你而言最重要的5件,圈出来,其他事项直接删除,这就是巴菲特的25-5法则,只做最重要的5件事,而不是面面俱到
3)针对你想做的5件事进行分解,每年、每月以及每天你需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把它记录下来,也就是目标具体化
明确的目标=具体事件+时间+地点+量化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你的目标是多读书,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那么你计划一年读20本书,平均到每个月就是2本书,也就是2周时间你至少要完成1本书的阅读,那么每天你就需要花费1个小时来读书,这样拆解到每日to do list,你就能很清晰地明确自己究竟该如何达到目的,这同样适用于考试和工作技能的提升。
2.告诉自己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什么叫做收益半衰期?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及过这个概念,就是一件事情产生收益值随着时间衰减的程度,半衰期越长,这件事情对你的影响将会越长。而短半衰期就显而易见,那些即时能给你带来快乐,但是这种快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消失得很快,比如打游戏,打游戏的时候我们感觉非常好,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着能量,但是一旦停止打游戏这个动作,快乐就转瞬即逝,甚至你会为自己荒废人生感到深深愧疚。而像写作、阅读这样的事情,当下无法看见收益,甚至有些痛苦,但从长远来看对你自己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们要多做这种长半衰期的事,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3.立即开始行动
立即开始行动,这可能是最为艰难的一件事。上面解决了我们该做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我们明知道很多事情对我们有好处,但是我们就是行动不起来,那怎么办呢?
给大家介绍两个亲测有效的小方法:
1)5秒钟法则
这是一个能让你重获对自身掌控权的法则,当你想做一件事但却在脑子里苦苦挣扎到底要不要行动的时候,那么心里倒数5秒钟,没人的时候你也可以大声说出来,5、4、3、2、1,然后直接起身行动,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重新夺回自己大脑的控制权。
2)5分钟法则
很多时候,"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是一开始的挣扎非常难熬,当你熬过这个挣扎期,一切进入正轨的时候,仅仅凭借惯性就可以行动,也就是你行动5分钟,你就能把这种状态维持下去,更容易坚持。这也是《微习惯》这本书的精华,什么事情,我们一开始不要立宏伟的目标,这会让我们无形之中放大行动的难度,而只做5分钟,听上去就很容易坚持。所以,只做5分钟,就5分钟,这会给你一个行动的强大动力。
拖延症虽然不是精神疾病,但却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拥有开挂自律的人生,远离拖延症,时间一长,我们自然而然会品尝到甜美的浆果,这会更加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当你看见一个努力拼搏而又对自己掌控力极强的自己,你会更加远离拖延,因为你知道拖延只是逃避,是自己无能的体现,当你已经足够强大到直面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那什么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我是大萌萌,专注分享职场经验与干货输出,持续讲述职场风云与逆袭故事,教你快速掌握职场规律,欢迎关注@大萌职场思享会,刷新认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