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工作明明没有创造价值,所做的事情也是无效的,为什么还在继续?

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源自于形式主义。

公司的形式主义太常见了,比如说一家连锁药店,基本上要设置一个经理和多名营业员,一名区域经理负责统筹管理,他们考核指标是什么?营业额和毛利率。

先来分析一下营业员的岗位是根据顾客的需求,确保药品的出售,这个岗位是与营业额有关,当时不需要对毛利负责,所以如果再考核店长的营业额指标,指标重复,导致店长与营业员抢订单。

店长应该考核利润,这样店长自然就会关注营业额。

岗位的价值是不一样,考核也是不一样,如果设置的考核指标错了,员工就会想着应付上级,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无效的。

如果连岗位的价值定位都没有搞清楚,工作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导致某种程度的形式主义。

家里面闹老鼠,女主人对猫承诺说,只要你每天都能抓到老鼠,我就奖励你一只鱼,于是猫和老鼠商量,只要你答应我每天叼你去女主人面前转一圈,我保证不吃你。

实际上猫是达到女主人的考核指标,结果是一样,产生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何消除形式主义?解决的最好方法是找出工作的价值,强化以成果的为导向的业绩管理。

以结果为导向,强调员工的责任意识,而不是强调忠诚,忠诚是什么?一个员工对公司忠诚表现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有能力的员工是不忠诚,忠诚的往往是能力不够强,只有能力还达不到,公司平台能够满足于员工的需求,员工就会选择留下来,相反一个员工能力突出,他会选择更好的平台去发展。

如何去判定一个岗位的价值性?如何去量化员工的工作后去记录和监督?

就比如我们在落地一家饭店,这家饭店的员工没有什么积极性,客人来了也不主动接待,员工都在混日子,原本是这家店的老板想要开一家连锁店,按照现在状况,何时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从薪酬上下手,灵活设置薪酬,也就是同一个岗位工资有可能相差两三倍,这全部取决于这名员工所创造的价值。

具体方案链接:

为了实现员工的最大价值,拒绝做无效事件。公司要做的事情是找出岗位价值,如楼面经理和服务员的绩效积分考核标准:

这样就直接把员工和店长的的岗位价值列出考核指标,将公司的利润与员工的收入挂钩,这就涉及到绩效和奖金池的分配问题,公司承诺只要有利润,拿出利润20%—30%放到奖金池,而这个奖金池的分配依据是按照部门的岗位价值分配占比,同一个部分的分配可根据的积分的排名情况。具体方案链接:http://wap.g107.com/lp.html

积分管理的优势在于有理论体系和软件(成功之道)做为支撑,只要找出岗位关键职责,设定积分规则,奖罚分明,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管理模式,点击下文“查看方案资料”领取积分管理方案和体验积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