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轮回,有的故事也会出现重复的桥段。



2020年,给企业讲了三十多次“远程高效办公的心态和能力”这门课。



最近疫情波动,居家办公的人群比例加大,各种困扰也多起来。


今天就说说在家办公,如何化解被孩子打扰不能专注工作的事。



1、训练孩子独处并自娱自乐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玩的时间。特别是孩子三岁之前,要把让孩子自己玩做为一个训练的目标,孩子学会自娱自乐,是快乐和自律的萌芽。


先让孩子认识钟表,并把时间和行为关联,从十五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比如十五分钟内画一张小画,捏一个橡皮泥的动物……这个时间,你要温和的坚持,让孩子遵守规定。最多一周,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你不坚持,那就没法子了。若把这当成上学前的训练,父母的动力是否会大些。


请一定清楚这个铁定的事实:孩子六岁上学后,起码要能坐足45分钟,现在不训练,孩子不可能陡然就安静专注自律。


我们的一些咨询师就是这么工作的。孩子被训练得静若如子,动若脱兔,身心健康,成绩良好。训练不是贬义词。



2、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如果三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洗脸洗澡都能搞定,没做到的赶紧训练。有的妈妈说哄孩子睡觉最耽误时间,讲了无数的故事,甚至威逼利诱都不好用。孩子不睡大部分是因为能量太足,放电不够。如果现在不方便在外面疯,父母要示范如何在家里疯,身体累了,自然就容易睡。


说说讲睡前故事,可以控制频率,父母每周一到两次给孩子讲,其余让孩子自己听音频故事。若你说这是我和孩子最享受的时光,依偎着那个小肉团,闻着香香的味道,心都酥暖了,很美好。若这样,白天就要更高效,腾出时间享受这段时光,就别为没时间纠结了。


3、妈妈要训练自己的专注


如果你规定孩子在特定的时间自娱自乐,不打扰别人。你自己也要把心安静下来,专注做手边的事,别再心猿意马。


妈妈情绪的稳定、行为的自律状态就是一个场,会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如果中途孩子没做到,来找你,你要告知他多长时间才可以和妈妈说话,让孩子觉得工作是神圣的,不能被打扰的。这和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矛盾,满足不是无条件。要有规则,孩子才会训练有时间意识,有自律行为。


居家办公,是你和孩子共同的修炼。


我估计我起码有半个多月不能出差,恰好要录制一个三十多节的《职场高情商的想、说、做》课程。通过分析高频发生的职场困扰,提炼出可操作的训练情商提升的技能。


一想很嗨,做PPT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训练思维、审美,而且能总结经验,还把文字玩得更简练、精准。太有意思了。


接纳变化,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就享受什么!